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陽春三月,筆者到享有“海棠之鄉”的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采訪花農時,在當地具有極高著名度的花卉種植大戶管學營高興地介紹說:“我在中國農業網和中國綠化網上設有網頁,并建有自己的網站,每年拿出1200元錢用于網頁維護。小投入換來大回報,去年春天,我通過互聯網銷往廣州的‘沂州海棠’達6000多株,賣了9萬多元。今年春天到現在已銷售5000多株,估量銷量會跨越去年,收入能到達10萬元左右。”
該鎮在大棚鮮切花的培育推廣中,一邊拿出資金用于花農的種植津貼,一邊激勵花農引進寶貴花卉品種。在花卉面積越來越大,訂單越來越多、效益越來越好的生長遠景下,為了阻止無序競爭,在鎮政府的指導下,該鎮近千戶花農由渙散走向集中,與當地的大型花卉企業確立了聯營互助關系,所有花卉都由花卉企業一個“口子”出。另外,與花農結成團結體的花卉企業不僅要為花農提供管理信息,還要負責鮮切花市場的開拓和營銷。鄭旺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介紹說:“多年來,我們的鮮切花銷售連續火爆的重要緣故原由,得益于這種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的營銷模式。”
無論是“沂州海棠”,照樣大棚鮮切花,多年來脫銷不衰的下午之處在于,當地政府的重視和起勁指導。筆者采訪得知,在河東區湯河鎮和鄭旺鎮兩個花卉種植基地,都出臺了這樣的扶持政策:為了讓花卉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鎮的重要杠桿,鎮政府采取給予現金津貼、激勵群眾連片種植、執行機關干部扶持種植大戶等措施,每名機關干部扶持3至5個種植大戶,每個大戶動員100戶種植戶,由此動員了兩個鎮苗木花卉種植的全面著花。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