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咸寧市位于湖北省東南部,這里桂花資本豐富,素有“香城泉都”之稱,其桂花在品種數目、古樹數目、基地(栽植)面積、鮮桂花產量、桂花品質等5個重要指標上均居于天下領先位置。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注冊了地理標志商標的咸寧桂花香氣四溢,桂花產業不停生長壯大,“花經濟”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咸寧市桂花種植歷史悠久,相傳早在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途經咸寧,就寫下了“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現在,咸寧市所轄四縣一市一區45個州里都分布有桂花,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4大品種群近30個桂花品種。其中,咸安區是天下較大的桂花集中產地,被命名為“中國桂花之鄉”。
然而,身處“桂花海洋”中的咸寧人,早些年并沒有意識到可以通過打造咸寧桂花品牌來推動整個桂花產業的生長。直到咸安區工商局商廣科的同志去湖北省工商局加入營業培訓,才熟悉到注冊地標、成立身牌的重要性。
隨后,咸安區工商局請問市政府協調林業、文化等部門,與工商部門配合組成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工作組。2021年1月,咸寧市桂花協會成立。2021年7月,由咸寧市桂花協會申請注冊的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獲準注冊。
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后,品牌效應迅速展現。鮮桂花的銷售價格從每公斤8元左右上漲到每公斤18元左右,桂花樹兩年生小苗木的銷售價格也從每株幾角錢提高到每株一塊多,桂花給咸寧人帶來了實著實在的利益。
農民們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一畝地可以產出20萬株桂花樹小苗木,那么這畝地帶來的年利潤將高達20多萬元,而將同樣的土地用來栽植稻谷,每年較高只能賺錢1500元。嘗到了“桂花經濟”的甜頭后,咸寧的許多稻谷栽植戶紛紛改種桂花。
現在,在咸安區桂花鎮,70%的農戶都在栽植桂花。“我家今年4萬多株桂花苗絕大部門已經賣完,有了這幾年賣苗的收入,我準備給兒子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小車。”桂花鎮鳴水泉村村民吳漢民說。
為了幫助農民做好桂花鮮花、干花及苗木商品的營銷推廣工作,咸寧市桂花協會和桂花鎮政府專門約請專業人員來到桂花鎮,指導農民利用“互聯網+”模式銷售桂花產品。
借助網絡,咸安區桂花產品直接對接天下市場,銷量大幅攀升。該區桂花產品的銷售額到達2億元。網絡同時為咸安區帶來了桂花苗木產業的整合生長,以前農戶們難以接手的大訂單,現在可以通過多家苗農互助完成。
在桂花鎮柏墩街,村民顧明祥家門前堆滿了各種桂花苗木。他表示,現在網絡銷苗已經成為熱潮。“僅我就在網上銷售了66萬株苗木,收入達50余萬元。”顧明祥說,“苗木重要是自家產的,也有少數是幫別人代賣的。”
現在的桂花鎮擁有中國郵政、順豐、中通、圓通、申通等各種快遞公司10余家,這在以前是沒有的事。“一個州里聚集這么多的快遞公司在天下是不多見的。”在中通快遞公司上班的一個小伙子介紹說,“桂花鎮這幾年的桂花苗木銷售特別火,許多苗木都是通過我們公司發的貨,遇到銷售旺季,我們基本忙不外來,晚上還要加班到十一二點。”
桂花鎮的桂花苗木為什么云云受歡迎?該鎮桂花栽植大戶何勝利注釋說:“這重要是由于我們桂花苗木的品種多、成活率高、品牌著名度大,正是出于對咸寧桂花品牌的信托,各地的客戶才點名購置我們的苗木。”
現在,桂花鎮的桂花產業鏈又開始向鄉村旅游、工藝品制作等領域延伸。“聞桂花香,嘗農家菜,品原生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動正通過互聯網普遍傳播出去,而利用桂花資本生長觀賞盆景、桂花食物等產業也正在當地興起。
“以前小打小鬧的桂花交易現在釀成了聞名天下的桂花產業,村民們忘不了昔時在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工作中支出艱辛積極的工商干部!”咸寧市桂花協會負責人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