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臘梅飄香迎嘉賓,江東美景醉游人。2021年北碚區靜觀鎮重慶農谷園區內上演了一臺洋溢著激情與花香的精彩大戲,由北碚區委、北碚區政府、重慶市旅游局、重慶市農委團結主辦的“第七屆重慶后花園節暨臘梅文化旅游節”在此盛大開幕。時尚的盛行歌舞與傳統的川劇演出拉開了節慶的大幕,數十桌長龍宴將歡欣的氣氛推向了熱潮。
在元旦假期內,有近5萬名都市游客來到這里,他們不僅免費游覽了國內較大臘梅旅行基地“中國靜觀臘梅博覽園”,還在臘梅花香的陪同下,品農家風味,購生態年貨,流連于沿途的鄉村美景,渡過了一個開心的元旦假期。
臘梅節一年比一年火
“實在臘梅花在城里花市和陌頭也能買到,但在這里的心情卻大不相同,不只可以觀賞到滿山遍野的臘梅花,還可以自己選擇?D?D?D想要哪枝就買哪枝。”來自渝中區的王女士告訴“江東旅游線”是北碚區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旅游新線,它不只涵蓋了金刀峽鎮旅游風景區(現在正在封鎖維護)、偏巖古鎮等聞名景區景點,還串聯起了灘口牌樓、塔坪寺等特色景觀。同時還將大地漁村、重慶農谷、鄉村嘉年華、臺農園、多彩園藝等一系列以旅行農業和休閑旅游為主的景點有機串聯,形成了一個集休閑、度假、旅行于一體的鄉村特色旅游帶。一年一度的“臘梅節”的舉行,不只使該旅游帶在寬多數市游客心目中的著名度、美譽度得到了有用的提升,也使其接待能力、配套實施、內外交通等加倍成熟。
古鎮古寺古牌樓 北碚江東多名勝
偏巖古鎮
偏巖古鎮位于北碚區東北部,距景觀臘梅觀賞園區約15公里。
在偏巖古鎮,古街沿黑水灘河鋪就,一起木舍錯落,小橋流水,綠樹掩映。偏巖古鎮歷300余年,保留較完好。自古鎮中段,一座青石板橋橫跨小河毗鄰鎮外,以橋為界,主街被分為上、下街。上街當交通要沖,店肆林立,其北端為大眾聚集之地,現存武廟、禹王廟、戲樓。上、下街尾均構臨河半廊接村野,是集交通、來往兼賞景、休閑的好地方。
一條小溪三面圍鎮而流,數十棵百年邁樹伸出綠色巨傘半掩其中,場鎮新舊修建截然脫離,各呈特色,是重慶市美術專業、攝影專業院校的寫生基地,重慶市政府首批命名該鎮為歷史文假名鎮。
塔坪寺
塔坪寺地處臘梅觀賞園區所在的靜觀鎮,里園區約7公里。原名小昆侖古藏寺,在明代萬歷年時重修后更名為塔坪寺,2021年被列入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占地近千平方米,主體修建為四合院結構,是集寺、塔、坊、表為一體的修建群體,也是我國中原地區自唐以后失傳的以塔為中心的修建實物。寺內有建于公元1167年的石塔,建于1612年的牌樓,另有清代的大雄寶殿、藏經樓、左右廂房以及鐵塔和云愣碑(經幢)等文物。
寺中聳立的宋代石塔,享有“朝天文筆插空穩,拔地樓閣依勢牢”之譽。石塔為方型樓閣式磚結構空心塔,高14.4米,底邊周長6.2米,塔身用各種彩色碑瓷片鑲成各種圖案,或做成立體動物、花卉等,造型十分生動。后殿內有一鐵塔,為六角形七級,高度為6.38米,底周長5.22米,各級均劃分鑄涂金神像多座,并刻有鐵塔鑄造委屈,是研究清代鑄造工藝的重要遺物。
塔坪寺不僅是聞名遐邇的森林廟宇,而且照樣景致優美的園林景觀。寺周植有銀杏、楠木、松柏,古木參天,綠蔭掩映,修竹淡雅,環林而生,花經草綠,景致宜人。
灘口牌樓
位于繞城高速水土出口與水(土)金(刀峽)公路交匯處的灘口村,有一座集貞節、孝道于一體的節孝坊。始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因其制作優美,造型怪異,被譽為“川東第一牌樓”。
牌樓坐南朝北,占地60平方米,高15米,寬11.45米。仿木結構樓閣,以青石雕鑿而成。遠遠望去,青山綠野間淺褐色的石坊拔地而起,歇山式三重檐頂以勇敢夸張手法似展翅欲飛的蛟龍,較上層屋脊中端還飾以葫蘆寶瓶。飛動凌空的屋檐,流通自然的曲線,將人們的視線引向上蒼,體現出熱烈、高亢的修建節奏。
牌樓細部的設計更為引人入勝。整個牌樓為四柱三間五層,底層立柱前后均用夾板石牢靠柱基,夾板石雕成貼柱而立的蟠龍或卷草紋等圖案。該牌樓的石雕極其美。正反兩面較頂層正中的“詔書”匾額,周圍為浮雕卷云圖案,左右飾以人物浮雕,其下的橫梁上雕有三幅古代“節孝”故事片斷。正門上方的“節孝”匾額左右,也有浮雕人物,與兩旁短柱上的花木石雕形成呼應。這些石雕,其刀法熟練流通,造型精巧精細,富有裝飾感,雖經百年風吹雨打,至今仍保留完好,實屬少見。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