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中國人天生視花為美,與花媲美,花中蘊含著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人品和氣節。來自有“東方花都”之稱的山東青州的宗立成委員提出提案——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么要有國花
嚴玲璋:確定國花 梅花更為穩健 可促進海峽兩岸的團結
宗立成:成立“國花”能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
政協委員建議梅花牡丹為國花 期間呼叫一國兩花
江蘇:委員建議確定牡丹為國花代表稱確定市花更可行
款款真情喚“國花”
天下政協委員宗立成先生向天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交的《關于新中國60華誕之年應成立國花的提案》,似乎一石擊皺滿池春水,立刻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中外媒體紛紛予以報道,熱情的網民也在網絡上睜開了熱議——人們開始在各自的腦海里追尋和描繪起那些美好的“花仙子”形象……事實,這是所有中國人的憧憬,是一種如詩般的盼望!
“花卉王國”至今沒有國花,事實是中國人的遺憾
現在,天下上已有100多個國家成立了他們自己心愛的國花。而中國有13億人口,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又被喻為天下上的“花卉王國”,可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至今尚未成立國花。宗立成委員以為,這對于中國人來說,事實是一種遺憾。
來自山東的宗立成委員并非人們傳說中的“山東大漢”形象。他身體不高,性格爽朗而快樂,提及話來如連珠炮,有一種江河決堤奔流不息的酣暢。
他說:“全天下約有花卉3萬種,原產于我國的花卉就有2萬種。天下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為此贊譽‘沒有中國的花卉,便不成花園’。據科學家介紹,中國是天下上植物資本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
他接著說,“中國園藝花卉的生長歷史,比西歐諸國至少要早600~800年,比印度、埃及、巴比倫王國以及古羅馬帝國都要早。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園藝植物和種植身手的交流,較早當數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的張騫出使西域。他經絲綢之路給西亞和歐洲各國帶去了中國的桃、梅、杏、茶、芥菜、蘿卜、甜瓜、白菜、百合等花卉和蔬菜種子,大大豐富了西亞和歐洲等地區園藝植物的栽植資本,同時,他也給中國帶回了葡萄、無花果、蘋果、石榴、黃瓜、西瓜、芹菜等資本,豐富了中國園藝植物的栽植資本。隨著時間的推移,海路也逐漸成為花卉資本交流的通道。”
聽他談論中國的植被和花卉,有如數家珍之感。要不是他事前準備了材料,記者無論如何也速記不下這些數據。事實上,宗立成委員不是學植物學的,而且,他認可自己只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愛花者”,由于工作忙碌的他也無暇養花弄草。
有關花卉的專業知識,多數來自于他最近的學習。為了撰寫這份《關于新中國60華誕之年應成立國花的提案》,他下了不少苦功。他說,“作為一名天下政協委員,我把提交提案作為自己一份莊重的責任,以是要求自己首先把這個問題搞清晰。”
“中華花文化”是人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宗立成委員對于歷史有著粘稠的興趣。他平時所讀之書,大多是史籍。這種對歷史的興趣,并非由于他自己是宗澤第31代孫的緣故原因。他說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光耀的文化,不僅給予他開拓事業的氣力,更增添了他生活的興趣。而他的祖先、中國宋代抗金大臣宗澤(1060~1128)的愛國憂民精神,簡直激勵他在政協委員的崗位上,期望自己能夠為國家為社會多盡一份責任和積極。
他說:“作為一其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民族的優異歷史,特別是要保護好我們珍貴的歷史遺產,而‘中華花文化’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的,也是人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天下上所有的人一樣,中國人民也天生愛美,愛花,視花為美,與花媲美。因此視花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已成為天下配合的語言。然而,中國人對花的熟悉和情緒并不僅限于此,而是有更為深刻的熟悉和粘稠的情緒。花中蘊含著中華文化,花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人品和氣節。”
“中國是花的國家,更是詩的王國。陶淵明之‘采菊東籬’、林靖和之‘疏影橫斜’、周敦頤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蘭當為王者香’、蘇東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我們中國人瀏覽花,不僅瀏覽花的顏色、姿容,更瀏覽花中所蘊含著的人格寓意、精神情力。”
他說,從考古遺跡中證實,在沒有文字的原始社會里,我們的遠古祖先就已經在粗制的石器上描繪各種花朵的紋樣,甚至染上漂亮的色彩,用來美化生活。而中國花卉的文字紀錄,較早始于公元前11世紀商朝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華花文化開始走向一個新的生長階段。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有了插花藝術的萌芽。
至隋、唐和兩宋時期,中華花文化的生長已進入郁勃和成熟階段。唐代以2月15日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節;唐代,民間已有專業花商,稱為花戶;唐代已有花卉市場,稱為花市。特別是在宋代,中國花卉業的生長得到了空前絕后的發達,舉國上下種花、賣花、賞花和插花蔚然成風。據傳,當時點茶、掛畫、燃香和插花合稱“四藝”,成為社會上特別是文人士醫生階級文化修養和精細生活的重要組成部門。它的影響力已經遠播到日本等國家。
到了清朝,慈禧懿旨,將牡丹正式定為國花。2021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2021年國民政府曾確定梅花為國花。
宗立成委員說:“人類愛花雖說是共性,但愛花愛到中國人這樣的程度,是絕無僅有的。以是我們更有責任和任務保護好這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方花都”的人民希望盡早成立中國的國花
來自山東青州的宗立成委員,在加入天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之前,就提案的主題去當地調研,與群眾舉行多次深入的鉆研。有著“東方花都”美譽的青州,人民希望盡早成立中國國花的心情溢于言表。
青州市有一個黃樓鎮,住民歷代靠栽植盆栽花木為生。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程度普遍提高,各大中城市迅速生長,人們開始將更多的注重力投入在生計環境的美化上,花卉成了美化環境的新寵。這樣一來,青州市黃樓鎮人養植的花木越賣越多,栽植人的收入也越來越豐盛,青州市不覺間成了中國花卉交易的集散地區之一,青州成了中國聞名的“花木之鄉”,被譽為“東方花都”。
群眾的心與宗立成委員的心連在了一起,發生了強烈的共識。宗立成說,“2021年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60年是‘一甲子’,這對新中國來說將是一個極具重要意義的年份。歷經60年風雨滄桑,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中國發生了排山倒海的變化,天下人民進入小康社會,在天下上也開始施展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舉行奧運會圓滿樂成。四年一屆、被譽為中國現在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廣的國家級花事盛會——中國花卉展覽會,恰于新中國60華誕期間在天下矚目的東方花都——山東青州舉行。在此能夠成立中國國花,必將引發全球華人積極相應,成為世紀絕唱。”
宗立成委員在他的提案中寫道:重要的是,中國花卉年產值達600億元,是中國農業產業化的支柱產業。至10月3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41屆世博會將是向全天下推介中國花卉的千載一時的大好良機,而中國“國花”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中國“國花”如果真能在2021年成立的話,正好可以借獻禮新中國60華誕之機,推介中國的花卉產業走向全球市場。同時,2021年發作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還未見底,中國經濟和消費市場正急需刺激,“國花”簡直立,將引發花卉產業的迅速生長和老國民的花卉消費熱潮。
宗立成為什么要推薦牡丹為中國的國花?
正在加入會議的宗立成委員抽閑來到“大眾網”,與網友們就“國花”的提案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1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