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梅中新秀“玫粉臺閣”
北國梅花凌寒開
梅研究領先國際,新寒梅北國怒放,梅家園繁榮茂盛
中國梅花蠟梅協會會長、國際梅品種登錄權威陳俊愉教授日前向記者透露了有關中國梅花科研、文化和產業生長方面的三大喜訊:梅品種國際登錄已得到豐碩的階段性希望;齊集梅花國際登錄品種的國際梅園已投入建設;能夠經耐攝氏零下35度低溫的梅花新品種成批問世,我國東北、西北多數地區今后將都能露地種植梅花!
20多年來,在鍥而不舍奔走呼號、促評國花的同時,人稱“梅花院士”的陳俊愉先生掉臂高齡,在弘揚以梅花為代表的花卉文化、促進花卉科技、生長花卉產業方面,仔細扎實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大量寶貴的成果。
我國雖是“園林之母”,但對處于植物園藝巔峰職位的品種登錄問題長期缺乏熟悉,直至2021年才發生了第一個“中國號”的國際植物品種登錄權威,即中國梅花蠟梅協會和陳俊愉教授本人。近7年來,在陳俊愉先生的組織、主持下,梅品種國際登錄從無到有、從慢變快,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希望。現在,全天下已有261個國內外梅花、果梅品種,分三批正式登錄。其中以我國登錄的梅花品種較多,僅武漢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南京中山陵梅園、北京林業大學等自行選育的新品種就達53個,占總數的20.31%。
為了發現、挖掘、登錄梅花品種,陳俊愉組織天下梅花科研人員,花了多年時間,跑遍天下山野,找全了過去由外國植物學家所命名的所有梅花變種、變型,如小梅、毛梅、長梗梅、刺梅、綠萼梅、品宇梅、杏梅等,累計已達323個。在此基礎上,陳俊愉親自創制了“花卉品種二元分類法”,把這些梅花品種,分為3種系5類18型;已編撰出書了《中國梅花品種圖志》和《中國梅花》等系列巨著,為中國梅花產業利用奠基了豐富的基矗
任何植物的自然屬性都有低溫極限,歷史上一直有“梅不外秦嶺”的說法。陳俊愉和他的學生、助手們,在漫長的40年中,以各種科學手段引種、選種,最終育成了20多個抗寒梅品種,其中有的可擔當零下19至零下35攝氏度的低溫。從而把梅花的露地種植地理極限整整向北推進了4000公里,華北的北京、太原、包頭、赤峰,東北的長春、沈陽,西北的延安、蘭州等地,今后都能見到在露地條件下種植、生長的真正能斗霜傲雪的梅花新品種。
特別令陳俊愉先生高興的是,在國家林業局、北京市政府、北京林業大學等的支持下,天下梅品種大家園――“北京國際梅園”(又名“梅品種國際登錄精品園”)已在北京北郊海淀區鷲峰動工興建。現在已先期露地種下了200多株抗寒的梅花國際登錄品種大苗;“此園建成之后,將集教學、科研、旅游、科普、種植、生產于一身,四處體現國內外先進科技程度:室外種的是抗寒梅花品種,溫室里則偏重展示國內外國際登錄精品。屆時,所有230個已獲國際登錄的國內外梅花優異品種,可以‘觀一園而盡攬之’。同時也可充分展示中國作為‘天下梅花大國’、‘梅花強國’的應有風貌。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