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盆盆古樸蒼勁的花樁盆景與街心溪流的小橋流水和綠意盎然的水生植物景觀相映成趣。這些凝聚著作者的智慧和精湛的身手的盆景作品千姿百態,有的蒼古雄奇、形散神聚,有的粗狂厚重、氣焰磅礴。立足攝影的市游客告訴記者:“逛了一圈的古城,印象較深的是青石小道、小橋流水和古樸的老宅,而部署的這些盆景,則給古城增添了特別的韻味。”
盆景藝術街區以聚奎閣為中心,從文廟街延伸至黃龍路,全長約3公里,共部署以清香木、黃楊、松柏等本土盆景為主,包羅羅漢松、榆樹、日本黑松等20余個樹種的山水盆景、樹樁盆景360余盆。此外,還在聚奎閣、文廟、北街街口等節點,結合周邊環境和地形,通過置石造景,配植梅花、茶花、梔子花、竹類等傳統名花及劍蘭等通海特產花卉,全心打造了10個形狀各異的地景景觀。“每個地景景觀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的的氣概。每件盆景作品放在哪里,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和藝術美感,都經過深圖遠慮,是非常有考究的。”盆景藝術街區建設方、云南錦翠萃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蘇躍文告訴記者。
云南省通海縣文化積淀厚重,文化遺產豐富,有“禮樂名邦”之美譽,享有“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之美譽。通海盆景生長欣欣向榮。現在,全縣以黃楊、清香木、尖葉木樨欖等特色鄉土樹種和梅樁、櫻花樁、桃樁等花樁盆景為主的盆景存量達25萬盆左右,產值近億元。
盆景藝術街區是通海縣“優美縣城”建設的11項重點工作內容之一,目的是在充分挖掘通海盆景資本、盆景文化的基礎上,將山中盆景、城中盆景和杞麓湖南岸盆景,連點成線、沿線成面、連面成體,以盆景文化引領產業生長,推動打造“盆景之鄉”品牌文化,將通海建設成為具有典型特色的“優美縣城”。
據蘇躍文介紹,為加強盆景藝術街區的夜景效果,還投資50多萬元,通過燈光設置,使盆景藝術主題街區出現出日間黑夜各有千秋景觀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