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巢湖市郊的銀屏山中有一株野生牡丹,聽說有千年樹齡,每年四五月間,一簇簇粉紅色的花朵裝綴著百丈峭壁,成為當地的奇景之一。今年花開十八朵,為近百年來較多的一年。
相傳,此樹開花的朵數與昔時的天氣相關,花多則澇,花少則旱,故而每年花期時,四鄉八鎮的群眾絡繹不停,既觀花賞景,又探詢旱澇。少數上了年數的農村婦女甚至奉花為神,到山巖下燒香叩首,祈求花神保佑,祛病去災。
前幾年,巢湖市曾舉行“牡丹節”,本欲以花為媒,文戲經唱,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卻因在宣傳中太過渲染了野花“預兆豐歉”的神奇之處,受到了一些媒體的尖銳指斥。
人類對自然界有一個感知、認知和研究的歷程,譬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宇宙學;譬如雷電,本是天空中正負電離子碰撞的效果,卻被昔人誤解為蒼天對人類的罪行降下的責罰;再譬如日食,不外是日、月、地三點一線時,月亮遮住了太陽,而昔人卻驚慌不安,驚呼天狗吃太陽。
自然界中確實存在著許多秘密,我們不了解時,它神乎其神,一旦看清真相,它就猶如無瑕的水晶一般,巢湖牡丹亦云云。能否預兆旱澇,沒有人作負責觀測,但樹齡逾千年,不說全球,至少在國內罕有所聞。相關部門為何不能稍花實力,或牽頭組織對此舉行一番研究,弄清牡丹長壽的真相。這不僅可能是植物學研究的一項突破,或許對農業生長也會有所裨益,更能幫助大眾提升認知。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