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隨著春節臨近,催花牡丹市場日漸紅火。作為菏澤一張金質手刺,催花牡丹向來在菏澤市花卉市場中備受熱捧。無論是從催花牡丹客觀的培育周期上,照樣花農在栽植條件的制約上,催花牡丹尚不能規模性地形成“互聯網+”。花棚面積的大小成為菏澤市多數花農擴大催花牡丹產業生長的絆腳石,在趙樓村催花牡丹量大一些的花農共有1500到1800盆催花牡丹,少一些的也在1000盆左右。
“我們也想增添催花牡丹的盆數,但是花棚的面積有限。”栽植1600多盆的花農趙文東告訴由于牡丹自己的生長周期長和花農培育條件受限,催花牡丹批量不大,在銷售環節仍然采取較原始的銷售模式:看花——交錢——買花,或者:看花——訂單——交錢——買花。多年來,菏澤市花農大多采取家庭式的生產銷售模式,多數“坐在家門口等飯吃”,在抗擊市場風險能力上顯著不足。
“2021年,我們也實驗過網絡銷售,可效果并不理想?!崩钊A告訴在網絡上雖然存在不少銷售催花牡丹的網站和商城,但多數是充當“中介”的角色。
究其緣故原因,李華分解,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通過網絡購置牡丹,買到贗品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通過網絡銷售,運輸是個難題;多數花農年數偏大,對新興的銷售模式認知有限。
自“互聯網+”的口號吹響后,各個行業都開始向互聯網邁進,如何形成“互聯網+催花牡丹”也成為花農們思索的偏向。“每一位花農都想擴大規模,想讓催花牡丹銷售得更遠,但由于培育量、成本等緣故原因,短期內還無法實現?!崩钊A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3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