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沈丘縣城北5華里處有個叫五里屯的小村子。在五里屯村東北角,有兩株相距1.5米、樹齡均在130年以上、樹冠覆蓋20多平方米的古楊樹。這兩株古楊樹均高約30米,直徑約1米,兩個成年人合抱不攏。
因楊樹是用材樹種,能保持100多年而不被砍伐,在平原地區十分少見,且歷經13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仍樹身粗壯、枝繁葉茂,它們被村民尊稱為“風脈楊”,也有人稱其為“百年姊妹楊”。為向大家介紹“百年姊妹楊”的風貌,記者多次來到沈丘北城做事處實地探訪。
1、光緒三年秀才所植
五里屯村80多歲的村民李庭民說,在他童年的時候,這兩株古楊樹樹身就有水筲(木制的水桶)那么粗了。據老輩兒人講,這兩株古楊樹系李庭民的堂祖父李宗所植。李宗在光緒年間多次加入科舉考試,到了50多歲才混了個秀才。李宗無兒無女,在自己53歲那年,他在村東北角的一塊高地上栽植了兩株小葉楊樹,以期兄弟的后裔繁榮茂盛。
在李庭民提供的《李氏宗親家譜》序言中有這樣的紀錄:“李宗為家庭之秀,斷文識字,飽讀詩書,膝下無后,為旺家庭,于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在寨子東北隅植樹兩株……”
為更正確地考證兩株古楊樹的樹齡,記者查閱了晚清以來的《沈丘縣志》,遺憾的是,縣志上沒有相關紀錄。隨后,記者約請沈丘縣林業部門有關專家現場目測古楊樹,經查看,專家認定兩株古楊樹的樹齡均在130年以上。
今年81歲的村民張思明介紹,在他剛懂事的時候就聽老輩兒人講,這兩株楊樹是晚清無兒無女的李宗秀才親手所植。
2、匪患殺戮“救下”村民
兩株古楊樹不僅是五里屯村的地理性標志,也是小村一作別致的風景。通常從兩株古楊樹下經過的路人無不為樹的高峻挺秀所折服,常會情不自禁地停下來瀏覽一番。這正是當地村民值得自豪的地方。但讓村民更為自豪的是,正是有了這兩株古楊樹的遮擋,村里的30余人在一次土匪的殺戮中幸免于難。
據村民張同士講,2021年陰歷八月十二,豫西魯山縣匪首李發奎帶領1000多名土匪由新站路經五里屯去安徽界首搶掠。因界首有防止,土匪們又原路返回。陰歷八月十六,李發奎帶領的土匪從五里屯過蔡河橋向西返程,在較后一撥的30多名土匪過橋時,五里屯的一些年輕人朝土匪放了一炮,炸死了十來個土匪。土匪立刻依次傳訊,不到一個時候,土匪所有折回,覆蓋了五里屯。當時五里屯的寨子有百米見方,是剛修建的,土壤未干,東北角坍毀一截。寨子內除了本村人外,另有周圍村逃避匪患的群眾,加起來有500多人。村民和土匪交鋒有兩個多小時,打死土匪30多人。土匪從東北角的豁口處涌進寨子,部門村民乘機打開寨門出逃,但被眾土匪圍住,100多人被土匪打死在寨門外。當時寨里的李振南等幾個小孩謊稱是到親戚家借糧食的,才被土匪放過,逃到周圍的高粱地里幸免于難。今后,土匪在寨子里的一個小胡同內堵住100多人,用刀砍、槍打、長矛扎,這100多人中一個活口都沒留下。在那次慘案中,距離寨子有300米遠的兩株秀才李宗所栽植的楊樹,枝繁葉茂,遮擋了土匪的視線,為30多名寨民提供了逃亡所,使他們幸免于難。厥后,這兩株楊樹被村民稱為“救命樹”。在那場慘案中,五里屯的100多戶人家中,有50多戶人家所有罹難,有一家30多口死了20多口。張思明一家6口人中,怙恃被打死,妹妹至今著落不明,兩個兄弟被扎成重傷……
據《沈丘縱橫》紀錄,在那場殺戮中,慘遭殺戮的群眾有500多人,其中五里屯村有300多人,周圍的牌樓張莊80多人、一里豆村40多人、豆竹營村30多人,到村里走親戚的20多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