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金昌市牢牢捉住被列為全省垣鄉一體化試點和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的契機,創新統籌生長的體制機制,以城鄉融合生長為主線,以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以優美鄉村建設為載體,在統籌城鄉生長上取得了新成效,一幅城鄉融合、配合繁榮的優美畫卷徐徐睜開……
今年8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召開全省優美鄉村建設暨城鄉融合生長現場推進會,交流推廣了金昌市統籌城鄉生長、建設優美鄉村的典型經驗。 金昌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探索城鄉融合生長模式。根據“典型引路、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思路,適應城鎮化梯度推進的趨勢,依據地域位置和產業結構,立足農民生發生活需求,根據城中村、近郊村、遠郊村等不同層次,大力推進村鎮設計建設,探索形成了“以地換房產、以地建保障”的城中村刷新模式、“集中新建、進灘增地”的近郊村建設模式、“就地刷新、綜合整治”的遠郊村建設模式、“園區動員、城鄉融合”的小城鎮建設模式,建成了金川區中牌仿古節能型、陳家溝生態旅游型、新華庭院經濟型、遠郊州里集中棲身型等一批特色村,既改善了農民的棲身條件,也使農民經濟有來源、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加速了農民直接融入城市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歷程。2021年,全市城鎮化率到達66.92%,基本實現通村道路、鄉村客運站、州里中心幼兒園、標準化村衛生室、農村文化休閑廣場的全覆蓋。 讓鄉村美起來,是統籌城鄉生長的重點目的之一。金昌市全面落實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行動設計,大力實施“十村樹模百村整治工程”,緊盯農村環境管理、垃圾污水處理、人畜科學星散、鄉村綠化美化和農民文明素質提升“五個重點”,全心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優美鄉村。圍繞生態宜居,金昌市把鄉村綠化建設作為優美鄉村建設的頭號工程,同步推進集中棲身點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去年以來,共爭取實施省級優美鄉村樹模村8個、市級優美鄉村樹模村4個,實施村容村貌刷新整治和新農村集中棲身點建設63個,多渠道籌措資金1.5億元加大投入,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金川區雙灣鎮、永昌縣南壩鄉進入國家級生態州里行列,新城子鎮油菜花景觀被評為“中國十大優美田園”。圍繞宜業宜游,大力生長鄉村旅游,在古城村、金川東村等樹模村建成了一批休閑農 業旅行園、鄉村客棧和農家樂。根據“城鄉一體、景城一體、產城一體”的理念,設計建設了以薰衣草為主的金川區紫金花卉栽植基地,大力生長琉璃苣、馬鞭草、萬壽菊等花卉苗木栽植,動員了鄉村旅游業的生長,香草花卉產業已成為農業新興產業和增收富民產業。圍繞社會協調,結合成立天下文明城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著力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形成了社會穩定、鄰里友善、村風民俗協調的社會氣氛。 讓農民富起來,是統籌城鄉生長的落腳點。金昌市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加速生長現代農業,加強農村生長活力。勇敢探索創新,推進土地流轉、集約經營,采取獎勵、津貼等多種方式,激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互助社流轉,現在全市52.3%的承包土地集中流轉和規模經營。加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全市每個行政村都確定了1至2個專業互助社作為樹模社舉行重點培育。全市家庭農場到達224個,農民專業互助社到達1070個,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到達55家,基本形成了大戶承包經營型、龍頭企業動員型、主導產業集聚型、專業互助服務型、現代園區推進型等經營模式。以金川區寧遠堡鎮新華村和雙灣鎮營盤村為試點,采取“以交流促流轉、以入股促集約、以產業促分工、以租賃促分流”的設施,通過集中設計建設高尺過活光溫室區、暖棚養殖區、節水農田樹模區、經營性資產出租區及城鎮住宅樓生活用房等“四區一房”,探索形成了特征鮮明的“3331”模式。永昌縣新城子鎮毛家莊村成立了以股權為利益紐帶的土地股份互助社,執行“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的股權結構、“保底收益+盈余分紅”的分配制度、“內部責任制+一體化服務”的經營模式、“社員民主管理+理事會負責經營”的管理運作方式,實現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生產模式向新型經營主體集約規模經營的有用變化,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促進了農民產業分工,為農民就地城鎮化奠基了基礎。2021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9900元。 統籌城鄉生長,較下午的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為此,金昌市加大要制機制改革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均等化。圍繞推進“六項改革”,即城鄉一體的戶籍制度改革、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公共財政體制改革、設計管理體制改革,成立“九項機制”,即城鄉三次產業互動生長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機制、金融服務機制、基礎設施建設機制、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機制、下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人才管理工作機制、指標審核管理機制,制訂完善了戶籍、土地、社保、公共財政和社會管理等30多項配套政策。健全一體化公共財政投入體制,成立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統一城鄉養老、醫保、就業、培訓、住房等制度,率先實現城鄉低保并軌,進城入 鎮落戶農民與城市住民平等享受“一元化”公共服務。通過生長新型勞動麋集型產業,吸納農民向城鎮集中,加速農民市民化歷程。通過生長鄉村旅游,吸引市民到農村休閑消費,動員農民增添收入,促進三次產業互動生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正在形成。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8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