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說到灌木,哈爾濱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丁香。而據綠化專家許易梅介紹,除了丁香,遍植在哈市綠化帶中的那些“常在根部發出多個枝干的木本植物”都是灌木,一般高度在6米以下,0.3米以上。哈市綠化中常見的灌木有小榆、水蠟、連翹、桃紅、黃槐、黃刺玫、偃伏萊木等,其中,連翹,俗稱迎春花,是哈爾濱春天較先綻放黃花的灌木。綠籬是用矮小灌木密植組成的城市園林獨占的綠化景觀,也是灌木用量較大的地方,哈市現有綠籬灌木的數目達上億株。
據哈市城綠辦副主任史向民介紹,哈市綠籬灌木較先采取的灌木品種是小榆樹,也就是國民常說的榆樹墻。其優點是夏天長勢好,便于修剪;缺點是在秋冬季落葉后,榆樹墻像脫了外衣、剃了禿頂一樣,非常希罕,觀感不雅。同時,榆樹墻生長了10多年后,還會出現春天發芽少的枯枝現象。
剪短扶壯煥發生氣
面臨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惋惜”的榆樹墻,哈市各區綠化部門采取了相應的設施來應對。
小編從哈市香坊區園林部門了解到,去年春天,珠江路上長了15年的榆樹墻并沒有被一拔了之,而是把0.8米高的綠籬剪短至30厘米,待其萌發新芽后舉行二次修剪,使剪短后的榆樹墻重新煥發勃勃生氣。據香坊區綠化辦副主任田利群介紹,珠江路(中山路至紅旗大街段)上2000多平方米的榆樹墻如果所有拔掉重新栽植其他灌木綠籬,按每平方米100多元算,僅苗木一項就得20多萬元。
對香坊區剪短扶壯讓榆樹墻重新煥發生氣的做法,哈市城綠辦給予了充分一定,并以為這一做法值得在既有榆樹墻的街路綠化中推廣。
現在,哈市選擇榆樹墻作為綠籬品種的街路達200多條,約莫占有了灌木綠籬品種總量的1/3。
水臘:水土不平 年年死歲歲補
水臘屬于外來樹種,在哈爾濱更多體現出來的是水土不平。據東北林業大學綠化專家聶紹荃介紹,早在上世紀90年月,分布在華北、華中等暖溫帶的水臘,先在東北的遼南一帶安家,隨后又來到了冰城。因其適合剪形、葉小致密、近觀精細、冬季成叢等優點,迅速取代了灌木小榆,成為哈市灌木綠籬的當家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的春天,哈市就引進并種植了水臘上百萬株,占有了哈市灌木綠籬總量的近1/2。但沒想到的是,水臘在哈爾濱釀成了“林黛玉”,受不了冰城的嚴寒。2021年冬天,水臘的凍死率高達30%。為了給其御寒,哈市各區在每年冬季前還要給水臘罩上大棚。盡管采取了多種措施,但水臘照樣在大量死亡。除了水土不平怕冷外,汽車尾氣也成了水臘死亡的一個重要緣故原因。
水臘冬天被凍死,春天拔掉補植,哈市灌木綠籬陷入了“年年死、歲歲補”的惡性循環。
移植水臘改栽丁香
從2021年開始,在專家建議的基礎上,哈市園林綠化部門開始移水臘、栽丁香。
綠化專家許易梅告訴小編,以哈藥路為例,2021年發生綠化凍害,該路水臘大部門死亡。園林部門將死亡的水臘拔除,將存活的水臘設計成流水曲線形;同時還設計了小葉丁香和地被花卉,使得該路形成喬、灌、草、花四者有機結合的景觀綠化。
小編了解到,2021年和2021年,哈市先后對學府路、友誼路西段、一曼街、哈藥路和紅旗大街道外段舉行了提檔建設,移植綠籬5000余平方米,重新栽植了小葉丁香;同時,將存活的水臘補植到汽車尾氣污染較輕的次要街路。南崗區的水臘大部門移植到了紅旗鄉和各區住民小區;道外區的水臘大部門移植到了天恒山和用于街路補植。
聶紹荃和造林專仆役寶永建言:水臘適合在小天氣條件良好的庭院內種植,建議借助建設丁香城的東風,盡快用小葉丁香取代水臘。小編了解到,現在隨著灌木綠籬的更新換代,水臘行將走進哈市綠化史,成為過去時。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