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李華文的手機臨近被打爆了。
進入3月以來,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大場鎮的農民就開始忙著在櫻花盛開前將客戶預訂的櫻花樹苗挖出來,來自北京、天津、江蘇等地的運苗車則頻仍往返于苗圃間。《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見到前老窩村支部書記李華文時,他的手機就沒消停過。李華文說,每年三四月份,村里的男女老小都要在田里忙活。外地客戶已從村里訂購了600萬棵苗木。現在,櫻花樹苗已遠銷北京、福建等地,守舊估量,僅三四月份,村民們就能有近3000萬元的收入。
黃島區把生長苗木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添農民收入的切入點,大力生長以櫻花苗木為主的特色綠化苗木產業,形成以大場鎮為主的萬畝櫻花栽植基地,櫻花樹苗成為開啟黃島區農民調整栽植結構增收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28歲的前老窩村村民王茂盛,是一名地隧道道的80后創業者,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從櫻花苗木下“挖”出來的。“工人們正在挖的苗木就是為淄博的客戶準備的,像這樣一米多高的一歲數苗木,每株價格在2.5元-3元。這位淄博客戶訂購了2萬株苗木,我能有5萬元的收益。”王茂盛一邊指揮工人們挖樹苗,一邊為記者算著經濟賬。現在,王茂盛已生長苗木180畝,成為了一名優異的櫻花苗木栽植大戶。
現在,前老窩村共生長苗木生產基地6000多畝,專業的嫁接、起苗、裝卸、銷售隊伍也應運而生,形成苗木產業生長“鏈條效應”。村民除了在本村栽植樹苗外,還在其他地方生長苗木基地,苗木品種也在櫻花的基礎上增添了紫薇、杜鵑等特色綠化苗木。栽植面積擴大了,品種增多了,再加上全心的管理,前老窩村的苗木銷路越來越好,還動員了臨近村生長苗木栽植的積極性。現在,前老窩村周圍形成的兩個勞務市場,每年可吸納300多人從事苗木管理和銷售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廣,許多村民還開始在網上公布苗木信息。
前老窩村僅是黃島區指導農民生長苗木產業致富的一個側面。
“生長苗木產業光靠單打獨斗不行,必須抱團生長,有了規模才能形成蘊蓄效應。”黃島區林業局局長呂洪濤說,黃島區大力推進苗木栽植向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生長,在種植選種上,苗木品種不能過于渙散、一味叱責,必須結合當地的天氣和土壤條件,全心選育幾個品種做大做強,讓客戶來黃島有得買、買得好,讓老國民能夠賣得了、賣得好。
為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地區特色產業,黃島區林業局通過科學設計、開拓市場等措施,在擴大規模、提高效益方面下足功夫,積極引進、推廣適合栽植、效益高的苗木新品種,促使苗木產業從單一的生態樹種向經濟樹種和城市綠化樹種全面生長、從生態小苗向定植綠化大苗的變化。現在,黃島區已有櫻花苗木專業互助社30余家,引進園林苗木栽植銷售公司10余家、苗木經營戶350余家。黃島區通過以園林苗木栽植銷售公司為龍頭,聯社帶戶,把農民結成利益配合體,苗木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