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金寨有個桂花村,桂花村有株老桂樹。
“乖乖隆哦!這下它真是‘金貴’了,簡直能叫大熊貓了”。這是一來自淮南的旅行客在實地聞了香、觀了花、賞了樹和琢磨了《桂花王簡介》后對這株老桂樹的脫口贊嘆。
外來人這樣叫,當?shù)厝艘彩沁@么想:老桂樹能屹立風雨上千年、播撒子孫遍山寨,濃蔭如蓋芘人世、馥郁慷慨迎客來,我們沒有理由不金貴它,也沒有理由不把它當成大熊貓。
麻埠鎮(zhèn)原本沒有桂花村,那年東沖、楊灣并村,經兩村人民主討論,是兩村人平等贊許才有了這個“桂花村”。這一點就能看得出桂花村人對老桂樹的情節(jié)有多深。
“能叫大熊貓”的這株老桂樹位于安徽省金寨縣麻埠鎮(zhèn)桂花村的桂花組,干高15.7米,粗3.68米,冠幅366平方米。經我國聞名桂花研究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楊康民教授和中國花卉協(xié)會桂花分會副會長、國際木犀科登錄權威、南京林業(yè)大學博士生導師向其柏教授等專家現(xiàn)場觀測判定,該桂樹品種為“小葉金桂”,其樹齡已逾千年,這也是迄今國內發(fā)現(xiàn)較大的桂花樹。2021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報批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名木。
今年10月11日,六安市旨在“以茶為媒、以花為介”、助推茶鄉(xiāng)經濟騰飛的“第一屆六安茶谷秋茶節(jié)暨金寨縣桂花紅茶品鑒活動”儀式就挑選在了金寨的這株古桂樹下。整個活動以桂花為主調,唱桂花、舞桂花,在展示過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劉大為主席提贈的“中國桂花王”墨寶之后,就是老桂樹下的“中國桂花王”盛大揭牌。至此真可謂千年古桂逢盛世,彰顯協(xié)調冠雋譽。“中國桂花王”亦將隨著生態(tài)林業(yè)的建設生長而聲名遠播。
對于金寨的這株桂花王,實在遠在掛牌為“中國桂花王”之前就已經被重視和保護了:打開《金寨縣志》、《金寨林業(yè)志》,內里都有它的重重一筆;落實監(jiān)護人、專家定期觀測;2021年,金寨縣將縣樹確定為桂花樹 ;2021年,金寨縣結合新農村建設,又對桂花王加大保護力度,拆民房、建護坡,打造休閑廣場,為桂花王騰出生計空間,把桂花王的周邊環(huán)境變得更美。
倘問金寨的這株古桂到底有多金貴,信托任找一個桂花村民都能給出明確解答,他們會說:桂花王是祖上留給他們的寶貴財富,它是桂花村人文景觀中極為珍貴的特種資本,也是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遺傳種質等方面的重要科研資料和“活標本”。他們更能自豪地說, 那首撒播至今、唱響天下的革命經典《八月桂花各處開》,就是佛堂坳小學校長羅銀青于2021年在此創(chuàng)作的。
倘若再問“能叫大熊貓”的老桂樹有甚特別,我們問過桂花王的現(xiàn)在傳人孫愛軍,他會連說幾個較:千年小葉金桂舉世罕有,屬天下之較;至今還能年產鮮花300多斤,為古桂產量天下之較;桂花村家家桂花、戶戶桂花、各處桂花......它是感召眾人崇尚綠色的典型之較;以其堅韌挺秀的精神引發(fā)羅銀青從這里吟唱出《八月桂花各處開》,這是結緣文化的綠色之較,尤其是與中國革命的文化淵源、紅色的歷史積淀,當屬中國之較。
關于孫家老桂樹,實在另有一較,那就是在當?shù)厝霾ブ两竦膬蓚€較優(yōu)美傳說。
傳說一:樹王本是蟾宮桂
在當?shù)兀魡柟殴鹉募以裕咳藗儠f此桂絕非人世物,原是仙枝落凡塵。相傳在被叫著蟾宮、廣寒宮、月宮的月亮上,住有嫦娥、吳剛、玉兔、三足金蟾和一棵云中生長的桂花樹。玉兔陪同著寥寂的嫦娥,金蟾守護著常綠常開的桂樹,吳剛則是因冒犯天條而被罰來蟾宮充勞役,拿把斧子專為桂樹砍枝修椏。
月宮里,玉兔、金蟾及桂花樹皆受嫦娥仙氣,玉兔有幻化之能,時常聽差下凡,金蟾亦是仙術有成,桂花樹則是也已修成不枯、穩(wěn)定、不死的不壞之軀,聳立月宮一方,高聳五百丈。
吳剛既是被罰,修椏砍枝之事也就一定不會輕松。
為桂樹砍椏修整,吳剛未敢絲毫偷懶,雖說是逐日里也是斧聲錚錚,但終不能撼動桂樹分毫。緣故原因是這里吳剛一斧下去,木屑紛飛,分明是皮裂枝斷,但哪里卻有三足金蟾仰對斧錛處哈氣連連,使得桂樹轉瞬回復。
如是往復,已非千年萬年。忽一日,吳剛的執(zhí)著感動了嫦娥。嫦娥不忍再見吳剛桂下徒勞,便附耳玉兔,秘授折桂之法,以期幫助吳剛脫困。
于是玉兔便依計而行,先是蹦到金蟾左近,在桂子根下撒了泡騷尿,然后又疾奔三匝,繼而一頭竄入枝叢,沿主干攀援直上,較后爬到頂稍,將較高的一枝咬下銜回交于吳剛,并表示吳剛攜桂枝一起向南將其擲于月宮外。吳剛遂依囑而事,將玉兔咬下的那束桂枝奮力擲出宮門。至今后,蟾宮桂子下的勤勞吳剛便不再勞而無功,由他拋出的桂枝也從云端飄然而下,較后選在了水秀山青的今天的桂花村子地生根。這就是老孫家這棵老桂樹的由來。
傳說二:桂花村訪客覓桂公
相傳在大明朝仲秋的某一天,桂花村來了兩個手提禮盒的訪客,說是專程來此參見恩人老桂公的。當時村人都只當是訪客摸錯了路,告訴訪客說本村只有孫、陳、李幾姓,唯獨沒有桂姓人家。可訪客一再堅持自己沒錯,是根據(jù)恩人所留地點一起探問而來。
原來這二人系兄弟同程,周姓,是山東曲阜人氏。早些年家道多舛、貧病交加,后幸遇一諳通岐黃的桂姓恩公,先是由恩公幫助老父及其全家除卻多年沉疴,后又慷慨解囊,幫助老父做起了茶麻營生,現(xiàn)家境殷實,曲阜可數(shù)。在曲阜,沾恩于恩公的窮人無數(shù),但人們只知道恩公姓桂和還依稀記得的他所說過的安徽麻埠桂花莊這個小地名。周姓兄弟此次前來,是承襲其父遺愿和受街坊委托,說再怎么困難也一定要找到恩公,還一定要請恩公再去趟曲阜看看。
興許是冥冥定數(shù),尋訪恩公的周姓兄弟進莊后較先叩開的就是老桂樹下老孫家的門。桂花村民俗淳樸,熱情好客的老孫家留住了這兩個來自遠方的訪客,并邀人作陪、置酒款待。席間,主、客話題都是不離“桂公”、“恩公”,都想知道這個令人欽敬的老桂公到底家住哪。就在大伙圍著“桂公”、“恩公”茫然無緒的時候,突然有人不經意地冒了一句:橫直幾十里,俺們這也只有一顆老桂樹。真可謂一語驚破夢中人,大家的思路馬上被引向了老桂樹,想起了老桂樹,想到了庇佑桂花村年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的那棵老桂樹。“是他!沒錯。”周氏兄弟相覷起身,旋即倒身下跪,央求引薦老桂樹。
老桂樹位于孫家宅院西向一側,雖老態(tài)龍鐘,但卻依然枝繁葉茂,花吐芬芳。桂公、桂樹,地點吻合,大伙對老桂公就是老桂樹的事已是篤信無疑。于是越日一早,大伙就分頭采辦香燭火紙、三牲貢品,邀上全村大眾,為老桂樹大祭三天,老桂樹也今后成了遠近聞名的神樹。這就是“桂花村訪客覓桂公”。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0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