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旱柳別名柳、柳樹(各地通稱)、江柳(甘肅、陜西、河北)、河柳(陜西)、紅皮柳(鄭州),學名Salix matsudana Koidz,科名為楊柳科(Salicaceae)。旱柳分布廣,生長快,繁殖容易,枝條美觀。其木料及林副產品用途廣,深受寬大群眾喜歡,旱柳邊材狹,暗白色至暗黃白色。心材微紅至淡紅褐色,早晚材無區別。木料氣干快,板材氣干較易發生干裂。不耐腐而耐濕性良好。木料可作樁木、礦柱、修建、包裝箱板(無氣息)、膠合板、家具、炊具、小農具和薪炭;枝條可編筐,柳干可燒木炭等用,細枝條和樹葉可作飼料。花期早而長,為蜜源樹種。旱柳是黃河流域、“三北”平原“四旁”綠化,營造用材林、防護林的優良樹種之一。
1 旱柳形態特征
旱柳,落葉喬木,高20 m,胸徑80 cm。樹冠廣圓形,樹皮深灰色,淺裂至深裂。幼枝有毛,小枝黃色或綠色,無毛。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0 cm,寬1.0~1.5 cm;有細鋸齒,下面有白粉,葉柄長2~4 mm,花枝上葉較小,全緣;幼葉被絲毛,后脫落。牝牡異株,雄花具2個雄蕊,花絲星散,其背腹面各具1個腺體;子房近無柄,其背腹面各具1個腺體。
旱柳有如下3種變型:饅頭柳(Salix matsudana Koidz.f.umbraculifera Rehd.)樹冠半圓形,猶如饅頭狀;絳柳(Salix matsudana Koidz.f.pendula Schneid.),枝條下垂;龍須柳(Salix matsudana Moidz.cv.Tortuosa),枝條呈龍須狀;以上3種變型,均為庭園綠化樹種。
2 旱柳生物學特征
旱柳是較耐寒的樹種,在年均勻溫度2 ℃、絕對較低溫度-39 ℃條件下,無凍害。喜光,不耐庇蔭。成行栽植,生長興旺,過密的林子容易分化。
旱柳喜濕潤。我國北方群眾在長期造林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濕柳”二字,形象而又科學地指出了柳樹對于土壤水分的特殊要求,許多調查也說明河灘、溝谷、低濕地的旱柳生長比坡梁地快。前者能成林、成材;后者往往形成未老先衰的“小老樹”。在特別干旱的山梁地、砂丘地,造林成活率低,成活植株易干梢死亡。在土壤通氣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迅速,黏土或潴積死水的低濕地,容易爛根,引起枯梢而逐漸死亡。當樹干被洪水浸淹時,被淹部位能萌出新根,懸浮水中,幫助或取代原有根系性能,維持生長。在含鹽量0.3%的輕度鹽堿地上還可生長。正常條件下是深根樹種,側根重大發達,固著土壤。枝干韌性較大,不易風折。
在適地條件及仔細栽植管理下,旱柳是一種速生樹。在華北平原8~15年,東北平原10~20年,內蒙古河套平原十五至二十年生即可長檁材。華北平原中等條件下,三十五年生樹高18 m,胸徑31 cm,材積0.6238 m3。樹高速生期6~8年。在立地條件好的情況下,可達12~24年;材積速生期在十二至二十四年生,30年生以后,生長緩慢,壽命通常在50~70年,也有跨越200年的老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1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