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雙葉子植物綱木蘭亞綱的1個小科。灌木,具油細胞。單葉對生,全緣或近全緣。花兩性,輻射對稱。花萼與花瓣無顯著區分,雄蕊5~30,著生于花托邊緣,退化雄蕊5~25。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心皮少數至多數,星散,著生于杯狀花托內。聚合瘦果著生于壇狀的果托中。染色體基數x=11,12。共2屬7種,分布于亞洲東南部、東部和美洲北部。中國有2屬4種,產西南部、南部、長江流域以南,以及山東、陜西等省。
代表種有:①蠟梅,原產長江中下游各省,生長于1500米以下山地,現國內外普遍種植。為落葉灌木,小枝微具四棱,棕褐色。葉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面深綠色,粗拙。花黃色,芬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為子房的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花期從12月到翌年2月(見圖)。花可提取芬芳油,花藥用于清涼、解毒、生津。根、莖入藥,有鎮咳止喘成果。用壓條、分根或種子繁殖。蠟梅為“歲寒三友”之一,種植供觀賞。②夏蠟梅,產于浙江昌化及天臺等地,生于海拔600~1000米山地。為落葉灌木,葉對生,膜質,寬卵狀橢圓形、卵圓形或倒卵形,全緣或不規則細齒。花較大,單生于昔時枝頂,無香氣,花被片螺旋狀著生于壇狀花托上,外部的花瓣12~14,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白色,邊緣淡紫紅色,內部花瓣9~12,橢圓形,中上部黃色,中下部黃白色,內面基部散生淡紫紅色細花紋。瘦果長圓形,被絹毛。花期5月,果期10個月。花大優美。可供庭園觀賞。
蠟梅科的花各部多數,離生,具油細胞,過去曾經以為其親緣關系近于木蘭科(magnoliaceae)和番荔枝科(anno naceae)、樟科(lauraceae)及產澳大利亞的香材梅科(monimaceae)。又因其種子無胚乳,子葉大而席卷,染色體數x=11,12等,也有人以為似乎靠近于薔薇科(ro-saceae)的繡線菊屬(spiraea)。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1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