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分布及危害:云杉心材白腐是云杉(Picea)和冷杉(Abies)林內一種常見的病害。我國的四川、云南、西藏、新疆、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等省區均有分布,為害麗江云杉(P.1ikiangensis)、麥吊云杉(P.brachytyla)、粗枝云杉(P.asperata)、紫果云杉(P.purpurea)、魚鱗云杉(P.jezoensisvllr.microsperma)、蒼山冷杉(A.delavayi)、柔毛冷杉(A.faxoniana)、岷江冷杉(A.recurwata)、西藏冷杉(A.spectabilis)和陜西冷杉(A.chensiensis)等。在原蘇聯、北美和歐洲為害云杉和冷杉。在我國西南的云、冷杉原始林區,云杉的病腐株率為5.8%~29.7%,一般在10%左右,受害云杉立木的最近10年的胸高直徑生長和樹高生長,劃分降低44.7%~49.0%和44.0%~94.8%,經濟出材率降低44.0%~58.5%;冷杉的病株率為1.0%~10.5%,一般在5%以下,受害冷杉的經濟出材率,均勻下降69.5%。由于腐朽菌的損害,云、冷杉立木生長虛弱,落針病、天牛和小蠹蟲相繼為害,加速林水枯死和風折。
癥狀:典型的癥狀是受害樹木的主干和(或)枝條上的死節處長出病菌的子實體,樹干心材腐朽。受害木質部初變紅褐色,后出現白色黑點,縱剖時,呈白色花斑狀腐朽,有時還伴有玄色線紋。腐朽周圍有紫褐色環圈。
云杉心材白腐對樹木的為害很大,影響生長和經濟出材率降低,嚴重時,整個樹干釀成朽木。
病原:云杉心材白腐的病原菌為松針層孔菌薄皮變種(Phellinuspinivar.abietisKarst.,異名有TrametespiniSacc.)或稱冷杉木層孔菌。病菌的子實體多年生,木質,大小紛歧,大的可達95×48cm;形狀變異很大,馬蹄形、貝殼狀或扁平,常平伏而反卷,反卷部門薄而平;上外面褐色或黑褐色,邊緣略淺,初有短絨毛,后出現縱橫裂痕,具同心凸起的環棱;菌肉厚1~2mm,淺咖啡色至深咖啡色;菌管與菌肉同色,多層,管口圓形或不規則圓形,每毫米4~5個;下外面黃褐色,基手下垂;孢子近球形,滑膩,初無色,后淡褐色,4~6μm×4~5μm;剛毛多,錐形,褐色,25~50μm×6~15μm。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1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