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之魁――梅花學名:Prunusmumecv.Kagoshimabeni分類:薔薇科落葉小喬木。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
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花中之魁――梅花學名:Prunusmumecv.Kagoshimabeni分類:薔薇科落葉小喬木。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
學 名:Prunusmumecv.Kagoshimabeni
分 類:薔薇科落葉小喬木。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幽香來”的高尚品質和堅貞氣節,象征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4000年歷史。梅花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1600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激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貞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壯麗時,她在從中笑”。
梅花原產于我國,重要以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栽植為盛。喜溫暖而稍濕潤的天氣,宜在陽光足夠、透涼爽爽處生長,其性畏澇,能耐旱。
梅花是天下聞名的觀賞花木,尤以風姿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在中國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藥,梅花沖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物”之稱,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勝枚舉。
形態特征
落葉小喬木,高達10米,常具枝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干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花多每節l~2朵,多無梗或具短梗,談粉紅或白色,徑2~3厘米,有芬芳,多在早春先葉而開,花瓣5枚,常近圓形;彎片5枚,多呈繹紫色;雄蕊多數,離生,于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長。核果近球形,徑約2~3厘米,黃色或綠黃色,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點,與果肉粘著,4~6月果熟。株高約10米,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植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于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
產地與習性
梅花原產中國,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臺北區。梅花為落葉喬木,喜溫暖天氣,花期對天氣變化特別敏感。梅花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花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足夠,透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與栽植
梅花以嫁接為主,播種也可。嫁接常備用切接或芽接。砧木以實生梅苗為好。切接可以早春萌動時舉行,也可在冬季,用不帶土的裸根砧苗在室內舉行切接或劈接。芽接多在6~9月舉行,多用盾形芽接法。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截至生長后(6月尾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并施肥,促進花芽分化。如果用梅的老樹干靠接,可快速形成盆栽樹樁。梅花適作盆景栽植。將地栽植數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常見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
注重治蟲用藥時制止使用樂果,因樂果對梅花易主生藥害而導致落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1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