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將優良品栽植株的枝條嫁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其愈合生長為新植株的技術為嫁接育苗。經嫁接培育成的新植株稱為嫁接苗木。
(1)芽接法
在生長期內皮層易剝離時舉行,此時形成層細胞活動興旺,嫁接易成活。芽接育苗具有節約接穗,嫁接成活率高,接合牢靠,成苗快,可嫁接時間長等優點,生產中應用較多。
①“T”字形芽接法:為普通芽接法。先從接穗上選豐滿芽,用嫁接刀從芽下1.5厘米處向上削,刀深要達木質部,削至跨越芽上1.5厘米處為止,在芽上1厘米處切斷皮層,毗鄰到縱切口,用手捏住芽兩側,左右輕搖掰下芽片。芽片長約2厘米,寬0.6厘米,不帶木質部(若不易離皮時也可微帶木質部)。在砧木嫁接部位切成“T”字形接口,深達木質部,橫切口稍寬于芽片,縱切口稍短于芽片。撬開截口,將取切好的芽片插入切口中,使芽片上緣與接口橫切口對齊并使其緊接。用塑料條自下向上扎緊,露出葉柄或芽。一般接后20天即可成活。
②嵌芽接:在接穗或砧木不易離皮時可用此法。倒拿接穗,自芽上方1厘米處向下斜削一刀,長約2厘米,再在芽下方1厘米處向下斜切至第一刀口底端,取下芽片。遵照相同方式在砧木上削切口,切口稍長于芽片,將芽片插入切口,用塑料條自下向上扎緊。
芽接一般20天左右檢查成活率。凡接芽新鮮葉柄一觸即落即為成活。對未成活的要實時補接。接芽萌發后要實時剪砧,剪口在接芽上方1厘米處并向接芽后頭下斜。
(2)枝接法
枝接的方式較多,常用的有腹接、劈接、斜劈接、切接、插皮接、舌接、反極性嫁接等。只要砧、穗結實,季節適宜,操作迅速,削面平直,砧穗形成層對緊,綁扎嚴密牢靠,任何接法成活率都很高。操作時,應考慮到造型的要求,砧木分枝的方位、角度,接穗的形態,確定嫁接部位和嫁接方式。
①腹接法:在接穗下端平直處已選好芽的兩側各削一平斜面,兩側長度劃分為2~3厘米和2.5~3.5厘米,使其形成靠芽一側較厚,芽后頭較薄的楔形。在砧木平滑處斜向下剪一切口,與接穗削面同長。爾后插入接穗,使砧穗形成層對齊,并將接口以上的砧木枝條在緊貼接口處剪掉,用塑料條將接口部位捆嚴綁緊。此法能使接穗與砧木原有枝條的生長角度發生變化而便于造型。適合砧木與接穗等粗或比接穗粗1倍左右時采取。
②切接法:將接穗削成兩個斜面,長面3厘米左右,位于下部第一芽的同側;短面1厘米左右,位于長面臨側。將砧木在嫁接部位切斷,并于木質部的邊緣處向下縱切,切口長度與接穗長度相同。爾后插入接穗,使一側或兩側形成層對齊并綁扎。在砧木較粗時,常用此法。
③劈接法:接穗的削面等長(3厘米左右)并位于底芽的兩側。砧木橫截后由中心部位向下縱切。切口長度與接穗長度相同。爾后插入接穗,使一側或兩側形成層對齊并綁扎。此法在砧木與接穗同粗(可使兩側形成層瞄準)或比接穗粗達數倍時(使一側形成層瞄準)均可采取。如將砧木切口有向下縱切改為向一側斜切,則為斜劈接法。此法宜在砧木稍粗時采取,優點是接口夾的接穗較慎密,接穗的偏向便于調整。
④皮下接:又稱插皮接,適于砧木較粗且易離皮時舉行。在接穗底芽劈面削一長2~3厘米的馬耳形斜面,并將其劈面的皮層削下一部門露出形成層。砧木橫截后將接穗順其皮層插入,爾后綁扎。有的自然樹樁往往有缺枝的情況,可用此法補枝。做法是:在需補枝處用刀切一三角形并將切下的皮部取下,露出形成層。三角形的底面為補枝插入的偏向。在砧木皮層較厚時,可用竹簽模擬接穗插一下,以免接穗插入時折傷。今后,插入接穗綁扎即可。
⑤舌接:實用較細的枝條嫁接,以砧木與接穗粗度靠近為好。操作時,先將砧木和接穗削生長度相等的大斜面,再把斜面從髓部上方斜切一刀深入木質部約0.5厘米,使形成舌狀楔,然后把兩者對插,瞄準形成層綁緊。
⑥反極性嫁接:即反向腹接,將接穗斜向上插入砧木,呈斜垂狀態。接口以上的砧木暫不剪除,待成活之后再逐步去掉。此法可有用地控制極性過強的優勢,在造型上呈垂枝型氣概。枝接后30~40天舉行成活率檢查,同時將綁扎物放松或排除。已成活的接穗上芽子萌動或新鮮、豐滿,接口發生愈合組織。死亡接穗干枯或變黑腐爛。對未成活的應實時補接。枝接后的砧木基部易生出萌蘗,應實時疏除,以免與接穗爭取養分,影響接穗的成活及生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2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