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灰斑病
發布時間:2024-05-06 13:34:58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山茶灰斑病

又叫輪斑病、輪紋病,為山茶上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
癥狀重要危害葉片,但也危害新梢。葉上病斑近圓形、半圓形,褐色,大小1-2厘米。擴大后病斑中心變灰白色,邊緣黑褐色,顯著隆起。病斑與周圍的健全組織界線明晰。后期病斑上發生玄色小點,較粗大,嚴重時落葉。病斑發生于新梢時常造成新梢上呈褐色,長形,水漬狀,邊緣顯著,后逐漸凹陷,縊縮,不延續縱裂成潰瘍斑,大小3-4毫米,有時可達10-30毫米。較后病梢脫落。
病原為茶褐斑多毛孢菌[PestalotiaguepiniDebm.(=P.puemansiiHenn.)],屬腔孢綱、黑盤孢目。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直徑90-170微米。分生孢子梗短,無色。分生孢子紡錘形,有隔膜4個,中部細胞橄欖色,兩頭細胞無色。孢子大小為14-28×5.0-6.4微米。頂端鞭毛2-3根,長10-24微米,常分枝。
感染途徑山茶灰斑病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組織中越冬。春季環境適宜時病菌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易從傷口侵入危害時病菌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易從傷口侵入危害。寄主除山茶外,尚可寄生柿樹、木蘭、梨等植物。4-11月均有此病發生,高溫、高濕的天氣危害較重。盆栽花卉放置過密,管理粗放時病重。
防治方式園藝防治加強栽植管理,使植株生長結實,提高抗病力,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例如適當增施有機肥、磷鉀肥。人工防治發病早期摘除病葉,削減侵染來源,也包羅越冬前病、落葉的清除,深埋或銷毀。
藥劑防治新葉長出后,噴灑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1:160-200倍式波爾多液,隔10天1次,6-9月間共噴4-5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