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特征與習性 植物學特征旱金蓮(Tropaeolummajus)又名金蓮花,旱荷花等,為金蓮花科金蓮花屬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蔓生花卉,人們習慣作一年生種植。葉圓盾形,邊緣有波狀鈍角,互生,具長柄,葉似荷葉,葉片較小,葉直徑l0cm左右,葉色深綠或淺綠,綠中帶灰色,葉脈顯著。葉面上有革質蠟粉,在雨后或晨露未干時,葉面上凝聚和轉動著晶瑩亮麗的露珠珠就猶如珍珠一般。花腋生,數目多,花期專長,險些整年開花。花瓣5枚深裂,花呈喇叭狀。花色有紫紅、橘紅、乳黃等。花面上有絨光。幼苗莖直立,成苗一般高25~30cm,中后期莖匍匐呈藤蔓狀。 生物學習性旱金蓮原產于南美秘魯、智利濕潤地帶,喜生于溫暖、濕潤和光照足夠的環境,不耐嚴寒,怕長期水澇,恐懼高溫酷暑,適宜在10℃~25℃的環境里生長,較佳的生長及開花溫度為18℃~24℃,長期低于10℃或長期高于30℃均不易開花或不開花,長期高于35℃時葉子易得病,長期低于3℃即枯萎,一般能耐0℃以下低溫。對土質要求不嚴,南方的酸性土壤及北方的堿性土壤均可生長,以肥沃、松散的沙質土壤為好。 旱金蓮的常規繁殖方式重要是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播種繁殖一般于8月末或9月初播種,11月至翌年4~5月開花,但種子發芽率低,難以大面積生長。扦插繁殖一般在高溫季節,成活率低,扦插成活后的苗生長勢較弱。用組織培育的方式可以對長勢良好、花色、花形漂亮的單株舉行快速繁殖,而且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短時間內繁殖出大量的優質種苗。 組培快繁 材料帶3~4葉的幼嫩側芽。 培育條件誘導培育基:(1)MS+BA0.5mg/L(單位下同)+IAA0.1;(2)MS+BA0.5+IAA0.2;(3)MS+BA1.0+IAA0.1;(4)MS+BA1.0+IAA0.2;(5)MS+BA2.0+IAA0.2;(6)3/2MS+BA0.5。增殖培育基:(7)MS+BA0.5+IAA0.1;(8)MS+BA1.0+IAA0.1;(9)MS+BA0.5+IAA0.2;(10)MS+BA0.5+GA0.2;(11)MS+BA0.5+NAA0.1+GA0.5;(12)MS+BA1.0+NAA0.1+GA0.2;(13)MS+BA1.0+GA0.5;生根培育基:(14)1/2MS+NAA0.2。 以上培育基瓊脂含量皆為5.5g/L,蔗糖30g/L,pH值為5.8。培育溫度為20℃~24℃,光照3000lux,13小時/天。 生長與分化(1)無菌材料的得到:生長旺季,即11月至翌年4月選室內盆栽長勢良好的旱金蓮母株,切取萌發7~10天的側芽,去掉葉片和葉柄,直接于超凈工作臺中,置無菌瓶中用無菌水沖洗10分鐘,取出后用70%的酒精舉行外面消毒10秒,然后用0.1%升汞消毒5分鐘,或2%次氯酸鈉消毒7分鐘,無菌水沖洗4~5次,切去傷口被殺菌劑損傷的變色部門,頂芽除去肉眼能見的較大幼葉,剪成2~5mm大小,別的切成單芽莖段,劃分接種于(1)號至(6)號培育基上。5~7天頂芽萌發,2周后側芽開始萌動。其中(1)號和(2)號培育基適宜于頂芽和側芽的萌發伸長。培育2周頂芽伸長達4cm,睜開4~5片葉(見圖1)。接種于(5)號和(6)號培育基上的外植體材料,萌發的頂芽和側芽呈黃化、粗短現象,不適于旱金蓮頂芽和側芽的誘導培育。(2)繼代培育:將上述分化出的小芽切下接種于(7)號至(13)號培育基上,過3周左右,接種于(8)號培育基上的小芽形成3~4個側枝,植株的高度可達6~7cm以上,增殖倍數可達8~10倍(見圖2)。繼續切割成單芽莖段接種于(8)號培育基上舉行繼代培育,每3周為一繼代周期,短期內可以得到大量的試管苗。(3)生根培育:將3~4cm高的小芽接種于(14)號培育基上,一周后開始長根,培育10天后生根率達100%,根色白、粗壯,每株生根10條以上。根系非常發達,重要附著在培育基的外面上,其上密生大量的白色根毛(見圖3)。(4)馴化移栽:將生根苗移置于溫室中煉苗3天,打開瓶口,倒入清水搖動,小心取出試管苗,洗凈根上附著的瓊脂,用600倍液的多菌靈浸泡,移栽到草炭∶珍珠巖∶蛭石=3∶1∶2的夾雜基質中,用600倍液多菌靈噴灑,覆膜保濕并遮蔭,5天后逐漸揭膜透風,其成活率可達96%以上(見圖4)。 種植與管理 移栽成活后的試管苗盡快二次移栽到18~20cm口徑的花盆中,每盆1棵。花壇或田間種植時行距80cm,株距50cm,栽苗后澆透水。幼苗期間適當增添肥水,一般每15天噴施一次稀薄全元素復合肥水。成苗期間適當少施肥水,以防徒長。試管苗移植到花盆或花壇中養護約1.5~2個月即可開花(見圖5、6)。 旱金蓮的冬春季養護要提高溫度,增添光照;夏秋高溫季節要采取70%的遮蔭網遮蔭降溫,遮蔭網還要有遮雨的成果,嚴防暴雨打擊葉與花。干旱及高溫時要噴霧或澆水降溫,要做到干透澆透、速澆速排,注重根部不能積水。澆水與施肥時嚴禁泥漿及肥料濺污葉片及花蕾。根據它的生物學特征,始終保持在10℃~15℃以上,一般30℃以下的環境里才能正常開花,忌嚴寒、高溫順烈日暴曬。為了促進多開花,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舉行摘心,促其多發側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壯側枝外,還需摘心、插桿并將莖蔓均勻地捆綁在架上,扎成各種裝飾形式。生長后期也可將莖蔓齊根剪去,使之另生新芽,全心養護1個月左右又可重發新莖并開花。施肥以氮、磷、鉀等多元素肥料、1/2MS營養液或腐熟的禽畜糞均可,遠離苗根挖穴埋施。要少量多次追施。 盆栽旱金蓮在霜降以后應該移入室內,放在窗臺或陽光足夠處,溫度保持在10℃~15℃,較低不得低于8℃。旱金蓮莖蔓生,一般都必須設立支架(見圖7、8),如任其自然生長,勢必莖蔓太長,影響觀賞。 為了控制其莖蔓無限生長,當旱金蓮進入初花期,其莖蔓生長已達30~40cm時,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舉行葉面噴施,促其矮化。噴后三天就能奏效,主蔓增粗,頂蔓延伸遲緩,側蔓上的花朵相繼開放,頗為優美。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