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牡丹花常見病害:
1、葉斑病
葉斑病也稱紅斑病,此病為多毛孢屬的真菌感染。病菌重要浸染葉片,也浸染新枝。發病初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7月中旬隨溫度的升高日趨嚴重。初期葉后頭有谷粒大小褐色黑點,邊緣色略深,形成外濃中淡、不規則的圓心環紋枯斑,相互融連,以致葉片枯焦干枯。葉柄受害發生墨綠色絨毛層;莖、柄部染病發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莖葉和土壤中越冬。
解決方式:發病前可噴灑1:1:160倍的波爾多液,10~15天噴一次,直至7月尾;發病初期,噴灑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靈,7~10天噴一次,延續3~4次。
2、茵核病
茵核病又名莖腐病,病原為核盤菌,發病時在近地面莖上發生水漬狀斑,逐漸擴展腐爛,出現白色棉狀物。也可能浸染葉片及花蕾。
解決方式: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發現病株實時挖掉并舉行土壤消毒。
3、紫紋羽病
紫紋羽病為真菌病害,由土壤傳播,發病在根頸處及根部,以根頸處較為多見。受害處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狀菌絲,初呈黃褐色,后為黑褐色,俗稱"黑疙瘩頭"。輕者形成點片狀斑塊,不生新根,枝條枯細,葉片發黃,鱗芽癟小;重者整個根頸和很系腐爛,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溫多雨季節發生,9月以后,隨氣溫的降低和雨水的削減,病斑截至伸張。
解決方式:選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牡丹,雨季要降低土壤濕度,受害病株周圍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4、黃葉病
牡丹缺磷時,植株生長緩慢矮小,消瘦,葉小發黃易脫落,先從莖基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部擴展。缺鎂、錳、硼、銅等微量元素葉片也會出現黃化、壞死、葉尖枯萎等癥狀。
解決方式:要結合噴藥于花期后噴灑磷酸二氫鉀及微肥以彌補營養。
牡丹花是的觀賞價值非常高,是我國聞名的觀賞花卉品種之一,自然需要在養殖上格外注重,牡丹花常見病害及解決方式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的牡丹花養殖有所幫助。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