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分布和為害:大皺鰓金龜分布于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寧夏。食性甚雜,重要為害楊、旱柳、檸條、沙蒿,也為害果樹、蔬菜和農作物。成蟲于早春大量取食植物嫩芽、葉和嫩莖,幼早取食根皮或截根,均能致植株死亡,引起大片缺苗。
形態特征:
幼蟲:頭黃褐色,體白色或污白色。老熟幼蟲體長35~43毫米,均勻頭寬5.8毫米。前頂毛每側各4根,其中冠縫側各2根,額縫上側各2根。胸足發達,前爪較大。臀節鈍圓,腹面末尾散生不規則鉤狀毛。
成蟲:體長橢圓形,玄色略有光澤。雌蟲體長13.5~22.5毫米,寬8.5~11.5毫米。雄蟲略小于雌蟲。
發生紀律和特點:該蟲在陜西榆林沙區2年1代,以成蟲或幼蟲在深層沙土中越冬。成蟲3月下旬始出現,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活動高峰期,引時交配、產卵較盛。6月下旬,卵大量孵化,至10月下旬進入越冬期。翌年3月上旬、中旬,幼蟲開始上升活動,6月下旬至7月初老熟,7月下旬大量化蛹,8月中、下旬進入羽化盛期。羽化后,昔時不出土,于10月中旬在深沙層越冬,翌春上升地面取食活動,交尾產卵完成世代。
防治措施:
(1)成蟲活動期,噴5%西維因粉劑,每隔20天噴1次,延續2-3次。
(2)人工捕捉成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