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垂枝側柏為柏科側柏屬的一個變種。常綠小喬木,從主干上部多數分枝,枝條柔軟細長,單枝簇狀下垂,樹冠垂傘形,猶如垂柳;葉鱗片狀,禾苗長0.2厘米—0.5厘米,先端尖,呈交互對生。每年新梢生長10厘米以上,葉色嫩綠青翠,冬季變為紫綠色。現在僅發現一株野生植株(2021年在湖北省鐘祥市東部山區發現),已列為湖北省有數樹種,在外洋文獻中暫未檢索到關于該樹種的報道。
為保護和利用該珍稀樹種,從20世紀80年月起,我們對垂枝側柏舉行了一系列的繁育試驗,培育出一定數目的苗木用于園林綠化和盆景制作,評價頗高。現將繁育技術清算簡要介紹如下,以期對該樹種的推廣種植有一些作用。
一、繁育方式:由于垂枝側柏是一個變種,在試驗中發現其種子不能真實遺傳,故在培育時我們一般采取無性繁殖的方式。
1.嫁接繁殖;由于垂枝側柏的接穗較細,嫁接時不易判斷形成層,以是不宜采取芽接、劈接、切接方式,一般利用樹液滲透的原理,采取膜式插接和貼接方式。以1年生的普通側柏苗作砧木,用垂枝側柏母樹1年生枝條作接穗,采取腹式插接或貼接等方式,在春季3—4月份舉行嫁接,如果為了延伸嫁接時間,可在早春時期應用塑料膜套將接穗套于袋內,舉行嫁接。實踐證實此方式易于加長嫁接削面(削面長要保證有1厘米-2厘米),從而擴大接觸面和滲透系數,加強親和力,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的苗木在5—6月份要舉行松綁和切砧,松綁和切砧的時秘密把握在接穗和砧木吻合牢靠后舉行,過早或過晚都晦氣。多年的實踐證實,科學地應用嫁接技術繁育垂枝側柏是一條有用的途徑,其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
2.扦插繁育:在春季舉行,用垂枝側柏母樹1年生枝條作扦插質料,將插條截為10厘米左右長度,再用適當濃度(200ppm較好)的ABT生根粉液或荼乙酸液浸泡插條基部(插條1/3)2小時左右,然后用清水洗滌,按插條長度1/3深度將插條插入消好毒的砂床上(選擇透氣、透水性能良好的砂床),以薄膜弓形覆蓋,并同時注重搭建遮蔭網。控制空氣濕度和砂床濕度在80%左右,控制溫度在20℃—25℃范圍。一般成活率可控制到70%以上。第二年春季再將其移栽苗田,舉行培育。
二、育苗管理:一般垂枝側柏苗圃地應選擇陣勢平展,酸堿度適中,排灌利便,肥力中等的地區。
1.圃地清算:深溝高床型(床寬1米,溝深20厘米以上),施足基肥(菜籽餅10公斤/公頃,磷肥3.3公斤/公頃,尿素l公斤/公頃),其它管理方式統一般側柏育苗。
2.病蟲防治:垂枝側柏的抗病力較強,很少有病蟲害發生。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方式為:a.立枯病,在苗木幼嫩時期每半個月左右噴1次200倍波爾多液;b.地老虎,用撒毒餌某人工早晚捉幼蟲的方式防治。
垂枝側柏在幼苗期生長較旺,但由于枝條柔軟易下垂,頂端優勢較差,因而樹勢生長較穩定,一般樹高生長可穩定在2米左右,是庭園綠化和盆景制作的理想樹種。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