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繁殖方式:蟆葉海棠多用分株和葉插繁殖。
分株宜在春季結合老株更新換盆時舉行,將根狀莖分切成兩段或數段,使每段上較少帶有一個新芽和2-3片葉,待傷口稍晾干后劃分栽植于盆中。
葉插,即剪取發育充分的葉片,沿中脈的中心分切數塊,每塊均呈三角形,每塊葉中心必須帶有葉的主脈或支脈;然后將此葉片插于河沙或河沙和蛭石夾雜培成的插床中,深約1厘米;插后輕輕壓實,并經常保持濕潤。在溫度20℃左右時很快發生不定根,并抽新芽。葉插可在整個生長季舉行,但較好要避開高溫期,同時注重濕度不宜太高,以免高溫高濕引起腐爛。
種植管理:蟆葉秋海棠,葉形優美,葉色壯麗,是室內極好的觀葉植物。性喜溫暖、濕潤、半陰及空氣濕度大的環境,忌強光直射。生長適溫為22℃~25℃,不耐高溫,氣溫跨越32℃則生長緩慢。冬季溫度不低于10℃。宜含豐富腐殖質、保水力強而又排水流通的培育土。一般管理上要求盆土宜干不宜濕,光照宜弱不宜強,施肥宜淡不宜濃。
為滿足其上述生態的要求,北方地區盆栽,盆栽要求采取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近中性土壤,可以園土1份、腐葉土1份、河沙1份和部門腐熟有機質作基肥配成。盆栽時不宜過深,以根狀莖與盆土外面平時為好。每年春季換盆時將舊土及腐爛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
整個生長期都必須阻止陽光直射,應該放置在散射光或法日陰的環境中。從5月初至10月上旬,可放在北面陽臺上或廊檐下,也可放朝北房間窗臺上培育,但要注重透風。
剛分株的盆栽苗,土壤不宜過濕,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平時澆水應注重不能過多,盆土過濕常引起根部腐爛;干燥天氣及炎天,每天向花盆周圍地面上噴水數次,增濕降溫,保持一個涼爽濕潤的環境,這對其結實生長極為重要。高溫干燥易引起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培育蟆葉秋海棠,切忌向葉面上噴不清潔的水,否則極易發生病斑,影響觀瞻。生長季節澆水不能過多,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冬季移至朝南房間向陽處,夜間罩上塑料薄膜罩保溫保濕,每隔5天左右用與室溫臨近的清水噴洗1次葉片,以免灰塵或煙塵沾染葉面,保持葉面清新艷麗。多雨高溫的三伏天應將其移至透涼爽涼爽遮雨的地方。高溫干燥的環境對其生長晦氣,往往會使葉片變小而厚,嚴重時邊緣干枯,幼葉不能睜開直至枯死。
生長旺季約每半個月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化肥或稀薄餅肥水。施肥時應注重不要讓肥液沾污葉片,若一時不慎葉片上沾有肥液時需立刻用清水噴洗葉面,把肥液沖洗清潔。
越冬期間室溫需保持在10℃以上,截至施肥,控制澆水,即可平安越冬。蟆葉秋海棠一般生長4年之后植株長勢日漸虛弱,因此宜每隔4~5年用葉插法舉行1次更新。
病蟲害:常有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葉斑病等危害,可用200倍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有薊馬危害葉片,用5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
蟆葉海棠有時葉面上發生褐色病斑,初起時葉面發生針頭大小的黑點,繼而擴大成周圍呈水漬狀的玄色病斑。這是細菌性黑點病,發現時應將病葉摘除銷毀,并阻止葉面噴水以伸張。植株上有時也可發生白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對此柯用托布津噴灑防治。如發現蝸牛、蛞蝓等咬食葉片,可人工捕休養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3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