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梅原產中國南邊,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汗青,無論作撫玩或果樹均有很多品種。很多范例不單露地栽培供撫玩,還可以栽為盆花,建造梅樁,可是梅花有事也易受病害侵害,本日小編要跟各人分享的就是梅花的常見病害及防治要領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梅花的常見病害和防治要領
流膠病
流膠病為枝、干重要病害。抱病枝、干變褐腐朽,并伴有流膠,樹勢逐漸衰弱,導致抽枝少而細,花芽分化不良,嚴重時枝條干涸,甚至整株滅亡。
枯枝型流膠,一般產生在多年生枝上,多以皮孔為中心,滲出脂狀膠液,初呈淡黃色、半透明、柔軟,后逐漸氧化凝固成褐色晶體狀,嚴重時病部以上枝條枯死;
干腐型流膠,一般產生在骨干上,初為水漬狀;后變褐腐朽,腐朽部門逐漸變褐下凹,樹皮開裂反卷,并陪伴有流膠,嚴重時樹勢衰弱,甚至會全株枯死。3-11月均可產生,以6-9月最為嚴重。
防治要領
加強水肥打點,實時解除積水;防備蛀干性害蟲侵入,制止日灼和凍害;刮除病部膠狀物,涂抹3-5度的波美石硫合劑或0.1%的升汞水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倍液涂抹創口。
卷葉病
卷葉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地栽或盆栽梅花,在水分脅迫狀態下,葉片兩側向正中折合內卷,整個梅株呈倦怠萎蔫狀態,嚴重時導致葉片大量脫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夏季高溫少雨、泥土干旱、氛圍干燥、光照過強,另一方面梅樹自己為細須根,對水分的接收和運送本領較差,再加上梅花葉質偏薄,而此時梅株對水分的蒸發又較快,總體上水分處于虧缺狀態,從而導致其葉片產生卷曲,個中尤以“綠萼梅”品種產生最為嚴重。
卷葉現象約從6月開始,雨后有所和緩,葉片可稍許平展;在風調雨順、水分供給富裕時,卷葉呈現較晚,不會大量落葉,也不會影響到花芽的分化。
防治要領
卷葉是梅花自己出格的布局和生理特性,以及不良氣候因素綜合浸染所致。為此加強打點,使其根系發育精采、樹體生長結實,從而提高其吸水和運水本領;
進入高溫干旱季候后,加強根部澆水、葉面噴水和情況灑水,通過增濕降溫為其締造一個相對風涼的情況;
盆栽梅花,出格是淺盆梅樁,尤其是對“綠萼梅”品種,可搭棚遮陰,遮光度節制在30%-40%之間,掩護其卷葉不至于因脫水過重而掉落即可。
膏藥病
膏藥病在枝干樹皮上形成圓形、橢圓形灰褐色大病斑,狀似平貼之膏藥,后期呈現龜裂,小枝發病的膏藥形病斑呈淺灰色,而且繞小枝一圈,后期與小枝疏散,呈鞘狀套住小枝。此病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減弱樹勢,嚴重時樹體逐漸衰弱滅亡。全年均可產生,以夏季最為會合,地處濕潤、樹冠郁閉的衰弱樹易發病,蚧殼蟲為重要傳播前言。
防治要領
通風透光,開溝排水;沒落蚧殼蟲,淘汰傳媒;秋末落葉后至春季發葉前刮除病部燒毀,涂抹3-5度波美石硫合劑;少量盆栽,有葉期可于刮去病斑后。涂抹達克寧霜軟膏。
煤污病
煤污病由于蚜蟲、蚧殼蟲等的刺吸危害,其分泌的排泄物——“蜜露”,在較量陰濕的條件下,易誘發煤污病。
表示為葉片、樹干、枝條上被有一層烏黑的煤污層,嚴重影響到梅株葉片的正常光合浸染,從而導致植株生長不良,不能正常孕蕾開花。
防治要領
春季呈現蚜蟲危害,實時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呈現蚧殼蟲危害,可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每15天一次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多•硫懸浮劑800倍液噴灑植株。
黃化病
黃化病,是一種在堿性泥土條件下,呈現的缺鐵性生理病害。淮河以北地域地栽或盆栽的梅花,由于泥土或造就土偏堿,或因長時間灌溉偏堿的用水,使梅株根系長久處于偏堿的情況中,導致營養須根壞死,從而引起葉片褪綠發黃。
堿黃重要表示在新抽嫩枝的葉片上,葉片偏小,葉脈間褪綠呈黃白色,不很法則,但葉脈尚呈綠色,中下部的老葉一般不產生黃化。
防治要領
盆栽用土或地栽園土,要將其pH值調解至6.5以下;用自來水澆花,要先安排3-5天,并在個中插手少量的硫酸亞鐵顆粒;
生長季候每月澆施一次礬肥水,可防范黃化病的產生;葉片呈現較嚴重的黃化后,可用0.3%的硫酸亞鐵溶液澆施根部,用0.2%的藥液噴灑葉面,半月一次,澆噴兼施、雙管齊下,可促成其嫩葉褪黃變綠。少量盆栽也可考慮用1%的食醋液或0.5%檸檬酸液澆施根部。
炭疽病
受害葉片最初發生褐色小黑點,后擴大成1厘米以下的圓形、橢圓形病斑,生于葉緣者多呈半圓形或犯科則形,呈灰褐色至灰白色,邊沿為紅褐色和暗紫色,上生玄色小點,呈同心圓輪狀分列。“朱砂型”梅花最易傳染,“綠萼型”最抗病。
防治要領
排除枯枝落葉燒毀;從4月中旬開始用5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炭疽福美、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瓜代噴灑,持續3-4次。
根癌病
根癌病由泥土根癌桿菌借苗株傷口侵入而引起,多產生于根頸部及嫁接口部位,有時也產生在骨干和枝條上。受害部位長出球形、扁球形腫瘤,初為乳白色或肉色,較為柔軟,后變硬木質化呈褐色,外貌粗拙,凹凸不服,呈龜裂狀。梅株感病后根系發育不好,地上部弟子長遲緩,樹勢衰弱,影響到花芽分化,嚴重時葉片發黃脫落,甚至全株滅亡。
防治要領
從疫區購進未顯癥狀的梅苗,栽種前要先行消毒,可用2000倍72%的農用硫酸鏈霉素浸泡30分鐘;或用“抗根癌菌劑”Ⅰ號或Ⅲ號,加水1-2倍調勻,定植前蘸根20分鐘,防范結果較好;
對大植株不忍舍棄,可用利刀切除癌腫部門,再用石灰乳或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分、碘片5分)涂抹傷口,并單獨養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