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桑樹幼苗期的病蟲害重要有灰霉病和炭疽病,蟲害重要有小地老虎、螻蛄和桑毛蟲災等。
一、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跟林業上的泥枯病相似。該病毒在低溫多濕,空氣濕度大,粘重濕潤土壤情況下發病嚴重。受害桑樹基部發生病斑,初為油浸狀,后變為褐色,濕潤時病斑呈腐爛狀,干燥時易從病斑處折斷,桑苗病斑上易發生灰白色絨毛狀霉層,故稱灰霉病。
防治方式:1、選擇用地。不選用低洼、濕潤帶粘性重、排水未便的土地。2、加強苗地管理。對低洼、排水不良的桑地注重開溝排水,削減病蟲的發生。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的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用根腐靈800-1000倍噴灑效果達80-100%,對蠶無不良影響。
二、炭疽病
桑炭疽病是由炭疽病病源引起的真菌病害,傳播快,來勢猛士引起幼苗大量死亡,苗地延續高溫多濕易發生該病,發病時根莖部發生短線條狀病斑,病斑呈鮮紅色或赤褐色,葉緣和葉尖發生少量病斑,嚴重危害時期是在實生苗長出兩片真葉時。
防治方式:1、在兩片真葉前后,用25%的多菌靈粉劑500倍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每項隔兩天噴灑一次。2、加強苗地管理,低洼多濕桑地注重開溝排水,降低濕度。3、苗地輪作。4、清除病原,發現病株集中網絡銷毀,防止感染。
三、螻蛄
螻蛄是一年發生一代,3-4月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在土中咬食剛播下和發芽的種子,或把幼苗嫩莖、根莖部咬成亂麻狀,使幼苗逐漸凋萎枯死,造成缺苗;螻蛄活動挖掘隧道,常使桑樹幼根和土壤星散,發生吊根失水死亡。
防治方式:1、播種前深耕細耙,大量清除土中螻蛄。施底肥時不宜使用未腐熟的廄肥和新鮮馬糞,以免誘集螻蛄前來活動。2、人工捕殺。在苗地地表拱起新鮮隧道時鏟去表土,找出圓洞口,順洞下挖即可捉到螻蛄或播種后在苗地周圍挖些小坑,坑內放入少量新鮮馬、牛糞,上蓋干草,越日早晨打開干草即可捕捉螻蛄。3、藥劑防治。用90%敵百蟲250克,用熱水配制成30倍液,加入炒香了的麥麩20斤拌勻,加水調成豆腐狀毒餌,施入土中鴆殺治蟲。
四、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又叫土蠶、地蠶子。一年發生四代。3齡前取食葉片,3齡后咬斷桑苗近地嫩莖,為害較重是桑苗長至8片真食葉時。
防治方式1、選好土地,消除雜草,精耕細作。2、藥劑防治,定苗前用25%的敵百蟲粉每畝2.5公斤,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噴灑。3、毒餌誘殺。將50公斤鮮草或牛皮菜切碎加90%敵百蟲0.5公斤兌水拌濕,每畝用25公斤。4、人工捕捉。一般在早晨檢查苗情,發現新斷頭被害狀,即可在桑苗周圍挖土捕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