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泡桐黑痘病
癥狀泡桐黑痘病癥狀與炭疽病相似,葉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徑0.5毫米至2毫米,病斑中間割裂成穿孔癥,常沿葉脈產生。泡桐黑痘病是真菌病害。由泡桐痂圓孢菌侵染所致,每年的7月至8月發病嚴重。
防治要領:要制止苗床地連作或在泡桐樹四周育苗。埋根苗穗要留意檢疫,克制從病苗上剪取根穗。播種地在播種前每畝撒1公斤至1.5公斤敵克松,舉辦泥土消毒。種子播前可用0.3%的敵克松原粉拌種。加強幼苗打點,留苗密度要適當,以利透光通氣;實時澆水施肥,促進苗木整齊結實生長,加強抗病本領。幼苗期每隔半月噴1次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舉辦防范。對發病苗木每隔10天至15天瓜代選噴50%退菌特8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連噴3次至4次,均有較好的防治結果。
泡桐炭疽病
泡桐的炭疽病和黑痘病在泡桐栽植地域普遍產生。這兩種病害都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5月下旬開始產生,雨季達高峰,9月之后根基遏制成長。
癥狀泡桐炭疽病重要危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受害初期,病斑為點狀失綠,后擴大為褐色近圓形,周圍呈黃綠色病斑直徑約1毫米。后期病斑中間常割裂病葉早落。在雨后或潮濕時,病斑上常發生粉赤色分生孢子堆或玄色小點。
發病紀律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病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在寄主病組織內越冬成為下年的初次侵染源,在生長季候中可以重復侵染多次。一般在5至6月開始發病7月進入發病盛期。在苗木生長季候,由于高溫多雨,排水不良,苗木通風透光不良,苗木生長較弱均有利于炭疽病的侵染和傳播。
防治要領:在選擇苗床地時,應考慮選擇距泡桐株較遠的處所;苗床地不宜連作,以淘汰初次侵染苗源,加強苗床的田間打點,苗床地附近開設排水溝,以低落苗床濕度;實時間苗、除草和追肥,促進苗木生長結實,提高抗病力,幼苗出土后可噴灑波爾多液防治,在生長久內,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25%多菌靈500倍液,每隔15天噴霧1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