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桂花紫紋羽病產生時,地下的幼根先受害,逐漸蔓延至粗大的側根及主根、直至根頸,引起全株滅亡。初期根皮失去光芒,后變為黃褐色,最后形成黑褐色,根皮組織腐朽,外貌有裂紋,內部呈玄色粉末,易從木質部剝離。病根外貌纏有紫色線狀菌索和菌核,多雨季候菌索麋集增厚,成氈狀菌膜困繞根部,直至蔓延到地上根莖成紫色鞘套,還可蔓延至周圍土表形成紫色菌絲層。病樹初期地上部位癥狀不明明,待根皮變黑腐朽后,頂端葉片開始向下變色、干涸,直至全樹滅亡。
病原
附屬于擔子菌亞門、木線人紫卷擔菌。菌索的菌絲胞壁厚、深色,菌絲分枝處縊縮。菌核半圓形,直徑1毫米。擔子圓筒形,無色,向一邊彎曲。擔孢子卵形或腎臟形,上部圓形,下部變細。
產生紀律
病菌以菌絲、菌索和菌核在病根和泥土中越冬。早期感病的病樹成為中心病樹,并向附近擴展。病菌通過病樹與健康樹之間的根系打仗和菌索延伸傳播。也可隨水流、病土和農具傳播,遠間隔傳播靠病苗和病樹調運。泥土濕重、排水不良的處所易于產生。
防治要領
(1)選擇排水精采的沙壤土育苗,留意排水、松土和增施有機肥料,苗木調運時重視檢疫工作等,這些均可在必然程度上減輕本病的危害。
(2)病死樹穴施用40%甲醛200~300倍液、敵克松800~1000倍液或20%石灰水舉辦泥土消毒,然后改種不感此病的樹種。
(3)發病輕的桂花樹應于春季扒土晾根,將樹冠下的泥土全部扒開,使根部全部暴露,切除病根或削除抱病部門,舉辦傷口,涂抹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5%硫酸銅液1~2次,晾干10~15天后,灌溉2.5%硫酸亞鐵液或撒入其他殺菌劑,再包圍無病泥土。至于病土可用呋喃苯并咪唑、敵克松或50%多菌靈等殺菌劑消毒后備用。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