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精品_久久久久久美女精品啪啪_日韩一级欧美一级_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亚州激情_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您好,歡迎訪問宿遷潤博綠化有限公司官網!

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首頁 > 苗木技術 > 病害防治

竹子的病蟲害和防治方式

導讀

苗期蟲害在竹類苗期常見的害蟲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龜子蠐螬、地老虎、螻姑、蟋蟀等,局部地區還有蚯蚓;危害竹苗嫩葉的有蚜蟲、葉竹螨、蚧殼蟲、竹螟、刺蛾等。采用綜合措施防治。選擇苗圃或造林地時,要挖土進行蟲情調查,如蟲口密度大,應采用滅蟲措施……

一、苗期蟲害 在竹類苗期常見的害蟲中,危害竹苗根部的有金龜子蠐螬、地老虎、螻姑、蟋蟀等,局部地區另有蚯蚓;危害竹苗嫩葉的有蚜蟲、葉竹螨、蚧殼蟲、竹螟、刺蛾等。采取綜合措施防治。選擇苗圃或造林地時,要挖土舉行蟲情調查,如蟲口密度大,應采取滅蟲措施。將觸殺型或熏蒸型農藥用細土拌勻,撒在土表,翻人土中,也可以結合整地把害蟲翻出土面捕殺,或用碎土機械殺死害蟲。若出苗后,發現地下害蟲危害竹苗根部,每公頃可用50%可濕性敵百蟲20~30kg,加水3000~4000kg,在苗行間開溝澆灌,再行覆土,或用鮮草傍晚堆在苗床誘集,次晨捕殺。對一些吸食液汁的害蟲如蚜蟲、蚧殼蟲等,可用樂果3000倍注人或敵敵畏2000倍液噴射;對食葉害蟲,用25%二二三乳劑200~300倍噴射。
二、筍期蟲害 常見的筍期害蟲有筍夜蛾、筍泉蠅、筍象鼻蟲等,這類害蟲都是鉆蛀性的,蛀食竹筍,引起退筍或畸形竹株。要貫徹“防重于治”的目的,作好預防工作。結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內雜草灌木,改善竹林衛生環境,對清除竹筍夜蛾的初齡幼蟲和防止越冬的筍蟲出土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筍出土時,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涂干,竹筍出土后,每隔1星期噴1次,對防治各種筍蟲都有用果。有筍泉蠅發生的竹林,可在成蟲期施放敵敵畏煙劑,每公頃用10kg,熏殺成蟲。對竹筍象鼻蟲可利用其假死性,舉行人工捕殺。此外,還應實時挖掉退筍,清除其中幼蟲。
三、成竹期蟲害
(一)做好展望預告
1.發現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蟲、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調查林地上越冬幼蟲、蛹及卵塊的數目。若數目多,應組織群眾挖除卵塊、清除越冬幼蟲。
2.蚜蟲、蚧殼蟲、竹螨等的這類害蟲危害,在竹稈、枝、葉上可發現留有黑霉、蚧殼等痕跡。若數目較多,應采取防治措施。
(二)防治原則和方式:
1.防治原則:實時把握蟲情,貫徹“治早、治少、治了”的目的,以藥劑防治為主,并結合采取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
2.防治方式 對局部發生的食葉害蟲,可用25%二二三乳劑200倍液,敵百蟲500倍液或80%乳劑敵敵畏釋稀1000~2000倍液噴殺;在地形龐大、山高而濃密的竹林中,食葉害蟲可用敵敵畏煙劑,每公頃林地用10~20kg熏殺;大面積發生時,可用飛機噴灑90%敵百蟲50倍液。生物防治可用蘇云金桿菌,每毫升含孢子1億的濃度。防治竹斑蛾,用赤眼蜂每公頃放200萬頭防治竹螟。
對于蚧殼蟲,要加強檢疫工作,發現蚧殼蟲應清除后再栽植。竹林發生蚧殼蟲,可在幼蟲期噴射敵敵畏乳劑或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也可用內吸劑1059的20倍液涂稈包扎,或在竹根周圍6~10cm土中灌藥,覆土扎實。
防治蚜蟲、竹螨,可用樂果50%乳劑1000~2000倍液,在害蟲活動期噴殺,每10天噴1次,延續2~3次。
另外,竹螟、竹筍夜蛾等成蟲有趨光性,在這些害蟲羽化期,設誘蛾燈誘殺成蟲。利用劈山撫育,清除林內的雜草灌木,清除各種害蟲的中心寄主;利用削山、松土,清除各種害蟲的越冬幼蟲或卵塊。
四 常見蟲害防治
(一)竹筍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筍發生較大危害的害蟲重要有: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等。
1.竹筍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竹筍禾夜蛾,又名竹筍夜蛾、筍蛀蟲,為竹類筍期的主下午蟲之一。竹筍禾夜蛾幼蟲蛀食毛竹、淡竹、剛竹、哺雞竹、雷竹、水竹等經濟類竹筍,發生嚴重地區大量竹筍被害,不能成竹,縱然成竹,亦斷頭折梢。
竹筍禾夜蛾成蟲灰褐色,體長17――20mm左右,翅展約38――43mm。頭部及胸部黃褐色,頸板、翅基片黑棕色;腹部淡褐灰色;前翅淡褐色,前翅基部有1個三角形的褐色斑,亞端區前緣有一漏斗形大褐斑,基線褐色,從褐斑中穿過,內線雙線褐色,海浪形,環形及腎紋黃白色,腎紋外緣白色,中線褐色,粗,鋸齒形,后端與外線相毗鄰,外線黃白色,鋸齒形,齒尖為褐點和白點,腎紋與外線之間有顯著褐斑,亞端線黃白色,在2、5脈處內凸,在5脈處內、外側均有黑尖紋,端線為一列黑棕色長點,亞端線與端線間的后半帶棕色;翅面另有不顯著的支持齒狀橫紋數條。后翅褐色,基部微黃。卵近圓形,長約0.5mm。幼蟲共有5齡,頭部紅橙色,體紫褐色,齡期愈大要色愈深,背線細,亞背線較寬,第5節的亞背線前半段缺。老熟幼蟲體長26~45mm。蛹紅褐色,長20mm。每年發生1代,以卵在竹林地面的禾本科雜草上越冬,次年2月下旬,越冬卵孵化為幼蟲,先蛀食禾本科及莎草科雜草。4月初,當竹筍出土時,幼蟲即爬到筍上,蛀人筍尖小葉,蛀口外有綠色碎屑聚積,3齡幼蟲蛀人筍內,嚙食柔軟部門。竹筍被害后,外面失去光澤,內有蛀孔、蟲糞。幼蟲在筍內生活18~25天,至5月上旬老熟幼蟲出筍人土結繭化蛹。蛹期20~30天。至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成蟲在禾本科雜草葉面邊產卵,卵數十粒排成條狀。將卵裹于葉內越冬。2月中下旬先為害雜草,4月上旬蛀筍。幼蟲蛀筍,使筍敗退。
防治方式:
(1)加強撫育工作,除草培土,可促進竹林豐產和清除越冬卵。
(2)及早挖去被害的退筍,殺死筍中幼蟲。
(3)對于用材竹林出筍后,用敵百蟲50%可濕性粉劑,釋稀成1000倍,或二二三乳劑200倍液噴灑林地2~3次,殺蟲保筍。淡竹筍禾夜蛾(Kumasia kumaso Sugi)淡竹筍禾夜蛾重要危害淡竹、剛竹、烏哺雞竹、毛金竹等竹筍。雌成蟲長22mm左右,翅展48mm左右;雄成蟲體長19mm左右,翅展42mm左右。觸角絲狀,胸部后頭淡灰褐色,足灰褐色。卵初產時米黃色,后淡褐色,扁橢圓形。老熟幼蟲體長35mm左右,頭部桔黃色,體略呈淡青灰色。蛹長17mm左右,紅褐色。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孵化。5月蛀人筍中危害,在筍中15~25天,5月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產卵越冬。幼蟲在筍中歷3齡,每齡5~6天,計15~25天。老熟幼蟲咬破筍揮,爬出落于地面,在被害筍周圍半徑為15~20cm范圍內墜落葉吐絲結薄繭化蛹,若無落葉則在竹箬中作絲繭或在淺土層作繭化蛹。蛹期15~20天。
防治方式:同竹筍禾夜蛾防治法。
3.筍秀禾夜蛾(Oligia apameoidis Draudt)筍秀禾夜蛾屬夜蛾科。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危害剛竹、淡竹、桂竹、斑竹、石竹、水竹、紅殼竹、烏哺雞竹、苦竹等。幼蟲蛀人筍內危害。被害筍大多成為退筍或成竹質量差。雌成蟲14~20mm,翅展36~48mm,復眼褐色。華成蟲體長11~16mm,翅展30~39mm。體褐色,觸角絲狀,灰黃色。卵扁圓形,長0.7mm,初乳白色,后淡黃色。老熟幼蟲26~40mm,淺紫褐色或紫灰色。頭橙紅色。蛹長11~21mm,雌蛹較大。紅褐色。正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在浙江,2月初~4月初孵化,4月中旬~5月初轉移到竹筍中危害,5月中、下旬~6月上旬幼蟲老熟,6月上旬出現成蟲,產卵越冬。
防治方式:同竹筍禾夜蛾防治法。
4.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竹筍泉蠅又叫毛筍泉蠅,以幼蟲蛀食竹筍,使內部腐爛,造成退筍。成蟲體暗灰色,長約5~7mm,額帶玄色,復眼紫褐色,單眼3個,橙黃色,胸部后頭有3條深色縱紋,翅透明,翅脈淡黃色,中、后足黃褐色,中、后足腿節及節脛節橙黃色,基節及跗節灰褐色。體兩側縱帶呈斷續狀,并各著生有一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尖削,產卵管針狀,黑褐色。卵長圓筒形,長1.5毫米,乳白色,有光澤,排列呈塊狀。幼蟲蛆狀,長9毫米,黃白色,前端細末尾粗,末尾呈截形,頭部不顯著,口器呈玄色鉤狀,一齡幼蟲乳白色,尾部有兩個黑點,二齡幼蟲淡黃色,尾端逐漸變為玄色,老熟幼蟲尾部變黑。圍蛹,深褐色或玄色,近紡錘形,長約7毫米。
竹筍泉蠅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筍前15~20天羽化為成蟲飛出,當筍出土3~5cm時,成蟲即產卵于筍擇內壁,筍外不易發現,每筍內可產卵10~300粒,卵經過2――4天孵化,孵化率為66%,初孵幼蟲聚集于卵殼周圍,取食筍肉表皮,呈不規則的細線蟲道,筍在外觀上顯示不出癥狀。二齡幼蟲潛入筍肉取食,經過3――4天危害,筍褪色法黃,筍尖不吐水,高截至生長,筍肉開始腐爛。經過10天左右,筍釀成鋸屑爛糊狀,筍籜干枯,全為退筍。幼蟲期15――20天。老熟幼蟲于5月中旬出筍,脫出入地,或隨短筍一同落地,在筍周圍25厘米周圍內入土,入土深度1――6厘米。經2――4天化蛹,蛹外包被一個很薄的土室,以蛹越冬。
竹筍泉蠅在竹林衛生狀態差的林分發生較重,郁閉度大的發生重,林內比林緣發生重,老竹林比新栽竹林發生重,陣勢平緩、山腳比陡坡、山頂發生重。溫度對竹筍泉蠅發育速度影響較大,濕度顯著影響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蟲的存活,驀然的天氣變化會引起竹筍泉蠅的大量死亡,卵和初孵幼蟲的死亡率可高達95%。
防治方式:
(1)挖除受害的退筍,切去被害部門,殺死幼蟲。
(2)對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劑150~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噴射林地,出筍前噴1次,出筍后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殺蟲保筍。
(3)密度較大的竹林,在成蟲出現期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
(4)用糖醋或魚腸、死蚯蚓、鮮竹筍等為餌料,用捕蠅籠誘捕成蟲。在產卵前期和后期用魚腸等腥臭物質為較佳,產卵盛期以鮮竹筍為好。餌料內加入敵百蟲等少量農藥,可直接誘殺,且不影響引誘效果。
5.竹筍絨莖蠅(Chyliza bambusae Yang et Wang)竹筍絨莖蠅科莖蠅屬。危害毛竹、紅殼竹、簍竹等的筍根,使竹根短截,中心蛀空而成退筍。雌成蟲體長6~7mm,翅長5~6mm,雄蟲體長6~8mm,翅長5~6mm。頭黃褐色,額間具大黑斑,復眼大,后緣微凹,單眼三角形。卵長橢圓形,乳白色。初孵幼蟲的體長為0.5~0.9mm,乳白色。老熟幼蟲體長8.5~11.5mm,淡黃色。蛹體長6.1~7.5mm。 竹筍絨莖蠅1年1代。以蛹在其被蛀的竹根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4月中旬羽化為成蟲,4月尾卵孵化出幼蟲,經過18~25天,幼蟲化蛹。
防治方式:
(1)加強經營管理,在竹筍出土后,在筍根周圍加蓋土壤,阻止成蟲產卵
(2)在成蟲羽化高峰時, 用80%敵敵畏乳油稀釋1,000倍液,2.5%澳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殺。
6.竹大象蟲(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icius)竹大象蟲又稱竹象、長足彎頸象。危害毛竹、青皮竹、粉單竹、甜竹、綠竹、水竹、茶竹等。幼蟲蛀食竹筍,使竹筍內部霉爛而死。 成蟲體梭形,紅褐色,長約21~33mm,雄蟲略小。體外面滑膩有光澤,頭管及口器為黑褐色,觸角肘狀,前胸后頭后緣中心有一長方形黑斑,鞘翅的肩部各有1個黑斑,鞘翅上各有點刻組成的縱紋9條,足細長。卵橢圓形,長3mm。幼蟲乳黃色,肥胖,無足,頭棕色有毛,體第1~4節略隆起,第1節后頭兩側各有一塊方形硬板,每體節有橫皺2~4條,幼蟲共5齡,老熟幼蟲體長約35mm。蛹為離蛹,長約30mm。竹大象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于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份越冬成蟲開始出土后活動,以6月中旬~7月上旬為出土盛期。成蟲有偽死性。喜棲息于陰涼處,啃咬筍籜作為彌補營養。產卵時,先在筍的上部用頭咬1個1~2cm的刻槽,然后產1粒卵,再用頭咬筍籜纖維堵塞槽口。卵的經1周孵化,幼蟲蛀人筍內取食,蛀道寬大充滿蟲糞,被害筍逐漸霉爛枯死。幼蟲老熟后于地下6~28cm處做土室化蛹。成蟲羽化后昔時不出土,于土室內越冬。
防治方式:
(1)冬季劈山松土,深度適當,可損壞竹象的土室,晦氣于其越冬,亦可促進竹林生長。
(2)捕捉成蟲。成蟲有偽死性,多集中于竹筍上,在早晨或傍晚時不甚活動,可用人工捕捉。
(3)捕殺幼蟲。被害竹筍尖部枯黃,尖葉柔軟下垂,可用手指擰一下竹筍端部16~20cm處,如為軟的,內部大多有蟲,就用利刀自下切開1/4筍殼,取出幼蟲。
7.一字竹象蟲(Otidognathus davidis Fairmair)一字竹象蟲又稱杭州竹象蟲、竹筍象蟲。危害毛竹、剛竹、桂竹、淡竹、水竹等。雌成蟲取食竹筍,作為彌補營養;幼蟲蛀食筍肉,使竹筍腐爛折倒,或筍成竹后節距縮短,竹材易被風折。 成蟲體梭形,玄色,觸角膝狀,頭部延伸呈管狀,前胸背板上均有一字形黑斑。雄成蟲赤褐色,提倡12――18毫米,頭管長4――7毫米;雌成蟲黃白色至淡黃色,體長12.5――21毫米,頭管長5――8毫米,體較雄成蟲滑膩。卵長卵圓形,長約3mm,初產時卵乳白色,半透明,后逐漸變為白色,柔軟易破損。幼蟲體白色至淡黃色,頭赤褐色,口器玄色,體多皺紋,老熟幼蟲長約20毫米,體肥胖,近C字形。裸蛹,剛化蛹時為乳白色,后逐漸變為淡黃色,長約17mm,尾部有兩個突起。 一字竹象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地下6――15厘米深處土室中越冬,次年4月尾至5月上、中旬成蟲出土,盛期為5月上旬。成蟲日間出土,尋竹筍取食,得到彌補營養,取食一天后,交配產卵,每穴產卵一粒,5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產卵時,雌成蟲將筍咬成許多小洞,產卵時頭向下,雌成蟲在每棵筍上產卵數目較多可達80粒。卵經3~5天孵化,初孵幼蟲在產卵穴內取食,三齡后食量大增,突破筍節上下取食,被害處即截至生長。幼蟲共五齡,約經20天老熟。5月尾至6月上旬,大部門幼蟲進入五齡,幼蟲老熟,咬破筍籜,滾落地面,尋找土質松散處人土,在地下8~15mm深處做土室,經半月以后至6月下旬化蛹,蛹期半個月,6月尾~7月尾羽化為成蟲,成蟲于土繭內越冬。
防治方式:
(1)秋冬兩季對竹林劈山松土,損壞越冬土繭,可使其越冬成蟲大量死亡,同時也可促進竹林多行鞭孕筍,加強抗蟲性。
(2)成蟲出現期,利用其偽死性,振落捕捉。
(3)用40%氧化樂果5倍液或廢機油于稈或筍殼上涂20cm寬毒環;地面噴2%辛硫磷粉劑;5%殺螟松乳油2,000倍液。
8.長足大象蟲(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長足大象蟲又稱竹橫錐大象。危害粉單竹、大頭竹、青皮竹等的竹筍。成蟲咬食竹筍彌補營養。被害筍長成畸形竹或斷頭折梢。幼蟲在筍中取食,被害筍多數不能成竹。成蟲體橙黃色或黑褐色。卵長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有光澤。老熟幼蟲,乳白色,取食后體乳黃色。蛹初為橙黃色,漸變為土黃色。繭附有竹葉碎片、雜草與土壤。長足大象蟲1年1代,以成蟲于土中越冬。翌年6月中旬出土,8月中、下旬為出土盛期。幼蟲危害期為6月下旬~10月中旬。7月中旬~10月下旬~10月下旬化蛹,8月~11月上旬羽化為成蟲越冬。成蟲有偽死性,受振動后即掉落地面。
防治方式:
(1)秋冬兩季對竹林劈山松土 損壞越冬土繭。
(2)成蟲出現期,利用其偽死性, 振落捕捉。
(3)40%氧化樂果或廢機油涂于竹稈或筍殼上。
9、山竹緣蝽(Notobitus montanus Hsian)山竹緣蝽成蟲體長20~22mm,寬5.5~6mm,黑褐色,被黃褐色細毛。觸角第1節短于或即是頭寬,第4節基半部紅褐色或黃褐,端部色稍深。前胸背板中、后部色稍淡。卵淺褐色,具黃銅光澤,橢圓形,長1.8mm,寬1.2mm。初孵若蟲觸角與足細長,胸部小,腹部大。山竹緣蝽1年1代,以成蟲越冬。越冬成蟲于次年4月下旬爬出,飛到竹筍上危害。7月間,成蟲在巖石上和巖穴周圍聚集。
防治方式:
(1)人工捕殺成蟲。
(2)用90%敵百蟲晶體、25%亞胺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說怕、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殺死若蟲和成蟲,也可以用煙霧劑滅殺。
(二)竹食葉害蟲及其防治 對竹類葉片發生較大危害的害蟲重要有: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 Walker)、竹織葉野螟(Coclesalis coclesalis(Walker))、金黃鐮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Leech))、竹云紋野螟(Demobotys pervulgalis(Hampson))、小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黃紋竹斑蛾(Allobremeria plurilineata Alberti)、竹鏤舟蛾(Loudonta dispar Kiriakoff)、兩色綠刺蛾(Latoia bicolor(Walker))、剛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華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等。
1.黃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竹蝗又名黃脊竹蝗、蝗蟲、蚌標、飛蝗、跑枯子、花蚌標、花雞子、蚌雞子,是我國產竹區的主下午蟲,常大面積危害,成蟲除取食毛竹、淡竹及剛竹等的葉片外,也危害水稻、玉米等。大發生時,將竹葉吃盡,猶如火燒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內不發新筍,被害竹的竹稈內往往積水,不能利用。
成蟲綠色,體長約33mm,雄蟲略小,由頭頂至前胸背板中心有一顯著的黃色縱紋,愈向后而愈寬,觸角末尾淡黃色。后足腿節粗大,兩側有人字形溝紋,脛節瘦小,有刺兩排。若蟲又叫跳蝗,體形似成蟲,無翅。共5齡,第1齡體長約10mm,淺黃色;第2齡體長約12mm,黃色;第3~5齡依次為16、22、26mm,體色均為黑黃色。羽化時變為翠綠色。
卵長橢圓形,長6~8mm,土黃色,卵塊圓筒形,長19~28mm。 黃脊竹蝗每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開始孵化,5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6月尾孵化完畢。跳蝗出土后,初聚集于地面的小竹及禾本科雜草上取食,10天以后即上大竹危害,聚集在竹梢取食,使竹梢出現枯黃色。3齡以后,逐漸渙散。跳蝗有遷徙性,當天氣炎熱時,中午常成群下竹,躲到陰涼處,待下午氣溫降低后再上竹活動,一般天黑至越日露珠未干前很少活動。7月份跳蝗成熟,陸續羽化為成蟲,成蟲聚集取食葉片,在性器官未成熟前頗喜飛翔。當天氣炎熱時,交尾后經過16天左右,于9月尾至下月初產卵,把腹部插人土中將卵粒一層層斜產于泡沫狀物質中,形成卵塊。每卵塊有卵20粒左右,卵塊上端有玄色卵塊蓋覆。產卵地點多在竹山柴草希罕、土質松軟的陽坡山腰或山窩斜坡上,每雌蟲產卵6塊左右,產卵后成蟲逐漸死亡。以卵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式:
(1)人工挖卵。竹蝗產卵集中,可于11月份發動群眾至產卵多的地點挖卵塊。
(2)跳蝗出土10天內,于早上露珠未干前用敵百蟲粉噴撒,每公頃用藥20~30kg;或用敵敵畏80%乳劑1000~2000倍液噴射;或用鬧羊花1kg加水200kg煮沸,當藥液呈紅褐色時取出過濾成母液,再將母液稀釋成500倍液噴射。
(3)在跳蝗上竹時,對密度較大的竹林,用敵敵畏煙劑熏殺,每公頃用10kg,或以3%敵百蟲粉或2.5%甲基1605粉,20~30kg噴撒;或在露珠干后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或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霧;也可用殺蟲凈油劑舉行超低容量噴霧;也可以舉行煙霧劑防治。
(4)釋放白僵菌,使初生的跳蝗感染白僵菌而死亡。
(5)誘殺。用100kg尿中加人2~3kg5%敵百蟲粉拌勻,再用稻草浸透,在竹林中放數堆誘殺,效果較好。
2.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 Walker)青脊竹蝗俗名青脊角蝗、青草蜢。重要危害剛竹、毛竹等竹類和禾本科草類植物。成蟲翠綠或暗綠色。雌蟲體長32~37mm,雄蟲體長21~25mm;觸角20節,黑褐色。額頂突出如三角形,由頭頂至前胸背板以及延伸至兩前翅的前緣中部均為翠綠色;這是與黃脊竹蝗的較大區別。
青脊竹蝗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青脊竹蝗多棲息于林緣雜草或道路兩旁的禾本科植物上,比較喜光,很少棲息于竹林陰濕地。其它特征和防治方式等,均與黃脊竹蝗相似。
3.竹織葉野螟(Coclesalis coclesalis(Walker))竹織葉野螟又稱竹螟,危害毛竹、淡竹、剛竹、紅殼竹、石竹、桂竹、角竹、青皮竹、苦竹等。 竹織葉野螟雌成蟲體長9~11mm,翅展24~30mm;雄成蟲體長10~13mm,翅展25~30mm。體黃至黃褐色,腹面銀白色。觸角黃色,復眼與額面接壤處銀白色。前翅有3條褐色彎曲的橫線,后翅有1條褐橫線,前后翅外緣有寬的褐色邊。幼蟲綠色,頭褐色,老熟時身體變為乳白色,各節有淡褐色的硬皮板,老熟幼蟲長約18~24mm。蛹橙色,長12~14mm。尾部突起,中心凹入分兩*。卵扁橢圓形,半透明狀,長徑為0.84mm,短徑為0.75mm。初產時蠟黃色。繭橢圓形,長14~16mm,灰褐色,外粘小土粒。竹織葉野螟,1年4~6代,世代重疊。第1代幼蟲危害較重,第2代較輕,第3、4代較少。均以老熟幼蟲越冬,翌年4月尾化蛹,5月中、下旬出現成蟲,6月上旬為羽化高峰。
防治方式:
(1)結合竹林撫育工作,清除林中的小灌木,削減密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清除越冬幼蟲。
(2)在6月下旬發現幼蟲苞葉時,可噴射90%敵百蟲500倍液或505敵敵畏1000倍液鴆殺之。大面積發生可采取飛機防治,噴射90%敵百蟲50倍液。
(3)在6月下旬發現幼蟲苞葉時,用內吸劑氧化樂果或乙酸甲胺磷等,注射于竹稈基部的竹腔中,通過竹子的輸導組織把藥液運送到竹葉里,鴆殺食葉幼蟲。
(4)在5月尾成蟲出現期間,可用黑光燈誘殺或燈光誘殺。
(5)密度較大的竹林,可施放煙霧劑滅殺。
4.金黃鐮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Leech))金黃鐮翅野螟危害毛竹、淡竹、剛竹、紅殼竹、桂竹、青皮竹、苦竹等。金黃鐮翅野螟雌成蟲體長10~12mm,翅展31~34mm;體金黃色,腹面銀白色。頭部金黃色;觸角淡黃色。復眼與額面接壤處銀白色。雄成蟲體長約13mm,翅展29~31mm。體黃色,前胸后頭被較長金黃色鱗片。卵扁橢圓形,長徑1.3mm,短徑1mm,乳白色。老熟幼蟲長25~30mm,淡青色,略帶黃色。蛹長13~15mm,褐黃色。
金黃鐮翅野螟1年1代,老熟幼蟲越冬。翌年4月中化蛹,4月下出現成蟲,5月上、中成蟲產卵并孵化,幼蟲取食30多天后老熟。
幼蟲的天敵有:螳螂、蜘蛛、絨繭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式: 同竹織葉野螟防治法。
5.竹云紋野螟(Demobotys pervulgalis(Hampson))竹云紋野螟,又稱竹淡黃絨野螟,成蟲體淡黃至黃白色,腹面銀白色。雌成蟲體長9~11mm,翅展24~28mm;雄成蟲體長8~10mm,翅展22~26mm。觸角淡黃。卵扁橢圓形,長徑1mm,短徑0.8mm,乳白色至淡黃色。幼蟲體長16~24mm,淺黃色。蛹體長12~14mm,乳黃至橙紅色。
竹云紋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蟲于地面筍籜、枯葉中越冬。翌年4月尾~5月尾化蛹。5月下旬羽化為成蟲,6月上旬產卵,6月中旬幼蟲孵化,7月下旬開始老熟下地越冬。
幼蟲的天敵有:螞蟻、螟蟲頂姬蜂、白僵菌等。 防治方式: 同竹織葉野螟防治法。
6.小竹斑蛾(Artona funeralis Butler)竹斑蛾又稱竹斑蛾。幼蟲危害毛竹、剛竹、淡竹、苦竹、青籬竹等竹葉。初齡幼蟲啃食葉肉,殘留表皮。3齡以后嚙食葉片,影響竹林生長,甚至枯死。
小竹斑蛾成蟲玄色,具青蘭光澤,體長9~11mm,雄蛾觸角羽狀,雌蛾觸角絲狀。卵橢圓形,乳白色,長約0.7mm。幼蟲淺黃色,前胸寬大,常將頭蓋住,體各節后頭生有4個毛瘤,上有玄色短毛及成束的白色長毛,老熟幼蟲長約13~19mm。蛹黃褐色,長約10mm,腹部各節前半段生有黃褐色小刺突。繭扁橢圓形。
小竹斑蛾每年發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竹籜殼處結繭越冬,次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成蟲日間活動,夜間及陰雨天隱蔽枝葉間不動,產卵于葉背。初齡幼蟲有聚集性,2~3齡幼蟲能吐絲下垂,渙散活動。各齡幼蟲的危害期:第1代為6月份,第2代為8月份,第3代為10月份。11月上旬老熟幼蟲下竹尋找隱藏場所,筍殼內、枯葉下結繭,在繭內越冬。
防治方式:
(1)清除越冬蟲繭:冬季發動群眾在竹林內搜集蟲繭清除之。
(2)幼蟲期可用人工捕捉聚集之幼蟲,或用90%敵百蟲1000借液噴殺。
(3)密度較大的竹林,在幼蟲3齡以前施放敵敵畏煙霧劑滅殺。
(4)用蘇云金桿菌,每毫升含2億個抱子的濃度噴灑,死亡率可達90%以上。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2086.html

相關文章

15751556000
微信號已復制,請打開微信添加咨詢詳情!
X

截屏,微信識別二維碼

微信號:15751556000

(點擊微信號復制,添加好友)

  打開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级高清视频 |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日日 |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国产视频网站 | 成人福利在线看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看片一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AV色一区二区深夜久久 | 久久宗合色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奇米777me|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婷婷 | 国产日本三级欧美三级妇三级四 | 午夜播放器在线观看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 |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 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国产视频 | 国产在线视频91 |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婷婷色在线观看 |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舔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另类综合视频 | 色噜噜狠狠大色综合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 婷婷色九月综合激情丁香 |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 麻豆一二区 | 热久久伊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 日韩久草 | 亚洲精品久| 91涩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