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為害癥狀:重要發生在葉片上,初在葉表發生白色小霉點,逐漸擴展成圓形至長橢圓形黃白色斑,上覆白粉,即病原菌無性階段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層釀成灰白色,并發生玄色小粒點,即病原菌閉囊殼。嚴重時葉片褪綠枯死。廣東、福建發生重。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 病原為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屬子囊菌門真菌。菌絲體生在葉兩面。子囊果聚生,扁球形,大小90~130微米,暗褐色,隸屬絲18-40根,一般不分枝,長為子囊果直徑的0.5-2.5倍,長38-310微米,有隔膜1-8個。子囊10-20個,卵形,形狀不規則,具柄,大小55-81.3×30.5-43.2(微米)。子囊孢子2個,卵形,淡黃色,大小20.3~27.9×14.7-17.8(微米)。無性態分生孢子梗從菌絲上垂直長出,圓柱形,無色。分生孢子橢圓形,兩頭鈍圓,大小17.5-38.5×10.5-24.5(微米),生在孢子梗頂端,成熟后脫落。該菌在大多數地區不易形成有性態。
三、發病特點:北方露地種植病菌以閉囊殼越冬。北方棚室及南方露地種植時,該菌以分生孢子或隱蔽在芽內的菌絲體越冬或輾轉傳播,越冬期不顯著,一般溫暖濕潤的天氣或低洼蔭蔽的條件或氣溫20-25℃,濕度達80-90%易發病。該菌孢子耐旱能力強,高溫干燥時亦可萌發,有時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易引起該病盛行。
四、防治方式
(1)發病初期注重清除病殘體,集中銷毀,棚室要注重透風換氣,預防該病發生。
(2)實時噴灑50%硫懸浮劑35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45%石硫合劑結晶3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
(3)大發生時可選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如效果不佳,說明了粉菌已對三唑酮發生了抗藥性,可選用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000-35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500-4000倍液、40%福星(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延續防治2-3次。
五、常用藥劑: 敵力脫 福星
六、最新特效藥劑:噴克菌、阿米西達、醚菌酯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