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山茶葉黃斑病毒病
癥狀 感病植株葉片呈現黃色斑駁或彩斑,一般黃色。斑駁具有不同的形式,有時褪綠很輕,有時有犯科則污斑或黑點。花有時也呈現斑駁或大理石斑紋。
病原 為山茶葉黃斑病毒(Camellia Yellowspot Virus)。有關此病毒的特征和性狀沿不清楚。
感染途徑 據試驗,嫁接可以感染山茶葉黃斑病毒病。病株作為砧木,接穗上就易呈現此病病。
防治要領 制止用病樹接穗扦插,也不要用病株作砧木。
山茶黑點病
癥狀 感病葉片初呈現小圓點,經一段時間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黑點,大小為2毫米-7毫米。病斑暗褐色至煙灰色,邊沿稍興起。有時在壞死區與健部間有一暗褐色帶。后期,病斑外貌長出小斑點。
病原 為Monochaetia kansensis Sacc.,屬腔孢綱、黑盤孢目。病斑上的小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
感染途徑 病害在4-9月都有產生。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葉上越冬。
防治要領 摘除病葉,并噴灑75%百菌清600倍液,或0.15%高錳酸鉀液。
山茶灰斑病
又叫輪斑病、輪紋病,為山茶上普遍產生的一種病害。
癥狀 重要危害葉片,但也危害新梢。葉上病斑近圓形、半圓形,褐色,大小1-2厘米。擴大后病斑中心變灰白色,邊沿黑褐色,明明隆起。病斑與周圍的健全組織邊界理解。后期病斑上發生玄色小點,較粗大,嚴重時落葉。病斑產生于新梢時常造成新梢上呈褐色,長形,水漬狀,邊沿明明,后逐漸凹陷,縊縮,不持續縱裂成潰瘍斑,大小3-4毫米,有時可達10-30毫米。最后病梢脫落。
病原 為茶褐斑多毛孢菌[Pestalotia guepini Debm.(=P. puemansii Henn.)],屬腔孢綱、黑盤孢目。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生于表皮下,后打破表皮外露。直徑90-170微米。分生孢子梗短,無色。分生孢子紡錘形,有隔閡4個,中部細胞橄欖色,兩頭細胞無色。孢子大小為14-28×5.0-6.4微米。頂端鞭毛2-3根,長10-24微米,常分枝。
感染途徑 山茶灰斑病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組織中越冬。春季情況適宜時病菌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易從傷口侵入危害時病菌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易從傷口侵入危害。寄主除山茶外,尚可寄生柿樹、木蘭、梨等植物。4-11月均有此病產生,高溫、高濕的天氣危害較重。盆栽花草安排過密,打點粗放時病重。
防治要領 園藝防治 加強栽培打點,使植株生長結實,提高抗病力,是防病的重要法子。譬喻適當增施有機肥、磷鉀肥。 人工防治 發病早期摘除病葉,淘汰侵染來歷,也包羅越冬前病、落葉的排除,深埋或燒毀。
藥劑防治 新葉長出后,噴灑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1:160-200倍式波爾多液,隔10天1次,6-9月間共噴4-5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