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葉銹病初發病時,病葉上密生很多橘黃色針點斑,后葉背生出暗黃色夏孢子堆,圓形至長橢圓形,裸露,附近殘存表皮。秋后形成黃褐色至深褐色冬孢子堆。
病原
Puccinia kusanoi Diet.稱草野柄銹菌,屬擔子菌門真菌。夏孢子堆生在葉背,淺肉桂褐色,夏孢子淺褐色,具小細刺,大小25~33×22~26(μm),有時呈現側絲。冬孢子堆暗褐色,也生在葉不和。冬孢子褐色,滑膩,柄長,大小35~82×16~23(μm)。另外P.longicornisPat.&Hur.、Chrysomyxa bambusa Teng也是該病病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冬孢子和菌絲在病部或隨病殘體在泥土中越冬,翌春冬孢子借氣流傳播,舉辦初侵染和再侵染,一直延續到10月份。氣溫20~35℃,相對濕度高于70%易發病。
防治要領
(1)經心養護,淘汰初始侵染源,實時修剪,并燒毀病枝、落葉。~初春噴灑波美2—3度石硫合劑。
(2)從5月初開始噴灑20 %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隔15~20天1次,防治2~3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