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紫葉李為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植物,園林綠化中有極廣的用途,其適應力強的特點,讓其在浩瀚處所得以利用,可列植于街道、花壇、修建物附近,公路兩側等。
紫葉李常見的病蟲害重要有褐斑穿孔、細菌性穿孔等,現將防治要領介紹如下可供參考。
褐斑穿孔:褐斑病是一種真菌病害,菌絲體在病葉中越冬。病菌借助風雨傳播,一般從6月開始發病,8月份為高峰期。多風多雨時發病嚴重。病葉初期發生紫褐色小點,后擴展成同心狀病斑,直徑3毫米閣下。病斑中心黃白色或褐色,邊沿紫褐色。后期病斑脫落形成穿孔。該病多危害老葉。
防治要領
秋冬季排除、燒掉枯枝殘葉,淘汰感染源;用藥劑防治可在紫葉李抽芽前噴灑波美3度至5度石硫合劑或1:1:12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展葉后噴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噴1次,連噴3次即可。
細菌性穿孔:一般由細菌引起,致病細菌在枝梢或病葉上越冬。來年春季借雨水或昆蟲傳播感化。葉片發病時,初為水漬狀小點,后擴大成圓形病斑,病斑周圍有紫色暈環,之后,病斑干涸脫落,形成穿孔,有的多個病斑相連形成焦枯狀大斑,干燥脫落伍形成大的穿孔,嚴重時造成葉片脫落。枝條受害后形成潰瘍,受害部位成暗紫色病斑,病斑上常產生大小不同程度的裂紋。該菌發育的適宜溫度是24℃至28℃,華北地域一般5月發病,夏季高溫高濕季候為發病高峰期。嚴重時8月至9月份整棵樹的葉子城市千瘡百孔、斑斑駁駁,影響撫玩結果。
防治要領
加強肥水打點,加強植株抗病性;春季公道修剪,增加植株透風、透光性;留意防治蚜蟲、草履蚧等刺吸式害蟲,淘汰感染機率;春季萌芽前可噴3度石硫合劑舉辦殺菌防范;發病期間噴95%細菌靈或65%的代森鋅500倍液,結果較好。
袋蛾:食葉害蟲,老熟幼蟲在袋囊內越冬。翌年春天取食后于4月至6月在袋囊中調回頭向下,蛻皮化蛹。雌成蟲羽化后仍留在袋囊內,雄成蟲羽化后越日清晨或傍晚交尾。雌成蟲產卵于蛹殼內,卵經15天至20天孵化,初孵幼蟲吃掉卵殼,從袋囊分泌口簇擁而出,吐絲下垂,隨風吹到枝葉下,咬取枝葉表皮吐絲纏身做袋囊;袋囊外貌附有細碎葉片和枝皮,初齡幼蟲僅食葉片表皮,跟著蟲齡增加,食葉量加大,大面積產生時,幾天內就能將全株葉片食盡,嚴重影響樹木生長,使枝條枯萎或整株枯死。10月中下旬,將袋囊用絲牢安不變在枝上,袋口用絲關閉越冬。
防治要領
假如危害面積較小,可人工摘除袋囊深埋;幼蟲危害期(7月上旬)噴2.5%溴氰菊酯乳油5000-10000倍液防治。
紅蜘蛛:河北衡水地域每年5月至6月份假如天氣干燥,會呈現紅蜘蛛會危害紫葉李,可噴三氯殺螨醇防治。
草履蚧:刺吸式害蟲,一年產生1代。以卵在土中或枯枝葉上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孵化聚集上樹刺吸危害。雄若蟲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此時會看到樹干或枝條上有白色袋囊,羽化后即與雌成蟲交配,經交配后的雌成蟲潛入土中(一般在距地表3厘米至6厘米深處)或在卷曲的枯葉內產卵,卵有白色蠟絲包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草履蚧若蟲、成蟲的蟲口密度高時,爬滿枝干,分泌物順枝條下流,有時也會群體遷移,爬滿四周墻面和地面。
防治要領
冬季排除樹下枯枝落葉、垃圾瓦礫及樹盤周圍有卵塊的土層;若蟲出土前,組織人工在樹干的基部(離地70厘米閣下)將樹干的翹皮刮除,樹皮毛病抹泥涂平(防備若蟲從毛病爬上樹),纏上寬膠帶(20厘米至30厘米),在膠帶上涂上粘蟲膠,以防備若蟲上樹危害,然后在樹盤下噴藥殺死若蟲;假如若蟲已上樹危害,可噴樂斯本或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掩護天敵紅環瓢蟲,抑制草履蚧。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