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日本龜蠟蚧學名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別名日本蠟蚧、棗龜蠟蚧、龜蠟蚧,屬同翅目,蚧科。在我國發生普遍。為害嚴重。寄主有月季、玫瑰、唐菖蒲、白蘭、淺笑、木蘭、山茶、小檗、海桐、櫻桃、紅葉李、垂絲海棠、麻葉繡球、石楠、毛豆梨、碧桃、火棘、貼梗海棠、櫻花等花卉。
為害特點 重要是以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汁液為害,在葉及枝上滲出蜜露,是引起煤污病的重要緣故原因,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
形態特征
成蟲 雌成蟲長4-5毫米,體淡褐至紫紅色。體背有白蠟殼,較厚,呈橢圓形,后頭呈半球形隆起,具龜甲狀凹紋。蠟殼后頭淡紅,邊緣乳白色,死后淡紅色消逝,初淡黃后現出蟲體呈紅褐色。雄體長1-1.4毫米,淡紅至紫紅色,觸角絲狀,眼玄色,翅l對,白色透明,具2條粗脈,足細小,腹末略細,性刺色淡。
卵長0.2-0.3毫米,橢圓形,初淡橙黃后紫紅色。
初孵若蟲體長0.4毫米,橢圓形,淡紅褐色,觸角和足發達,灰白色,腹末有1對長毛,周邊有12-15個蠟角。后期蠟殼加厚牝牡形態分化,雄與雌成蟲相似,雄蠟殼長橢圓形,周圍有13個蠟角似星芒狀。
蛹長1毫米,梭形,棕色,性刺筆尖狀。
發生紀律 該蟲年生1代,以受精雌蟲在1-2年生枝上越冬。翌年春季植株發芽時開始為害,成熟后產卵于腹下。5月-6月為產卵盛期,卵期10-24天。初孵若蟲多爬到嫩枝、葉柄、葉面上固著取食,8月中旬至9月為化蛹期,蛹期8-20天。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成蟲羽化期,雄成蟲壽命1-5天,交配后即死亡,雌蟲陸續由葉轉到枝上固著為害,至秋后越冬。可行孤雌生殖,子代均為雄性。重要天敵有瓢蟲、草蛉、寄生蜂等。
防治方式
(1)合理修剪,調治透風透光,剪除病蟲枝,削減蟲源。
(2)嚴格舉行檢疫,做好苗木、接穗、砧木檢疫消毒。
(3)保護和利用天敵。重要天敵有瓢蟲、草蛉、寄生蜂等。
(4)化學防治 在初孵若蟲渙散轉移期噴灑40%氧化樂果500-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5%亞胺硫磷或殺蟲凈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
常用藥劑 氧化樂果、馬拉硫磷乳油、亞胺硫磷乳油、殺蟲凈乳油、苯溴磷乳油。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