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學名:OrthagaachatinaButler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2毫米,翅展23-30毫米。體灰褐色。前翅深棕色,前緣中部有1個淡黃色斑,內、外橫線為深褐色波狀紋,并鑲有灰黃色邊,內橫線的內、外兩側各有1叢豎起的上白下黑的毛叢。卵黃褐色,卵塊魚鱗狀。幼蟲體長20-23毫米。棕褐色。中胸至腹末后頭有1條灰黃色寬帶,氣門上線灰黃色,較狹。各節有玄色瘤點,點上著生剛毛1根。蛹體長10-15毫米。棕褐色,紡錘形。腹末有一叢鉤狀臀棘。繭扁橢圓形,土黃色。
發生與為害:該蟲重要為害樟科植物,包羅樟樹、山胡椒、山雞椒等。該蟲一年發生2代,以老熟幼蟲結薄繭在淺土層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出現成蟲并產卵;卵產于葉背邊緣或綴葉內,呈魚鱗狀重疊排列。6月初第1代幼蟲出現,幼蟲有聚集性。初孵幼蟲先將兩片香樟葉綴起,躲在其中為害,以后隨著蟲齡的增大,綴葉逐步增多,形成蟲巢。8月出現第2代幼蟲。該蟲有世代重疊現象,6-9月蟲巢中均有不同齡期幼蟲為害,10月幼蟲老熟,下樹結薄絲繭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式:
1、10月幼蟲下樹前,人工剪除蟲巢,并實時銷毀,清除蟲源,以削減第二年的為害。
2、當發生嚴重時,噴施50%優樂得3000倍液防治。滅幼脲類藥劑應在幼蟲初孵期使用,尤其綴葉后,應采取具有內吸性藥劑防治,才能到達預期防治效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