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的特征特征及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2024-06-21 16:22:38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香樟是樟科(Lauracae)樟屬(Cinnamomum Schaeffer)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中的一種,別名木樟、烏樟、芳樟、番樟等[1-2],是國務院2021年8月4日批準的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之一。香樟樹是常綠喬木,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樟樹的木料耐腐、防蟲、致密、有香氣,樟樹木料紋理仔細,柔韌致密,滑膩美觀,硬度中等,容易加工,含揮發油和特殊芬芳、祛蟲、變形小、保留期長,為珍貴的家具、修建、鐫刻、造船良材,是特用的經濟樹種[3]。香璋樹也是一種珍貴的用材。其根、枝、葉、木料均可提取樟腦、樟油,樟腦、樟油,為近代醫藥、冶金、化工、香料及軍工等方面的重要質料[4]。種子可榨油供制皂用,樟腦和樟油照樣我國傳統的出口商品。另外,香樟村照樣護林防火、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栽種香樟結合生物防火帶建設可節約防火林帶的投資。
香樟樹被尊為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上饒市、安徽省馬鞍山和安慶市的市樹。隨著“綠色興寧”、“生態梅州”的實施,興寧市園林所于2021年起將該樹作為重要園林用樹,并逐漸從野生采挖向人工種植移植變化。據近5年的試種觀測,該樹種萌芽力強,葉色濃綠光澤,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修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可普遍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配植池畔、路旁、山坡等,在園林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在“四旁”地栽植香樟樹,可以美化、凈化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樟樹生長迅速,樹冠開展,主干碩壯,抗風力強,樹形美觀,可作綠化行道樹,或栽植為園景樹。科學研究證實,樟樹所散發出的松油二環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有凈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抗癌成果,過濾出清新清潔的空氣,沁人心脾。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境中會阻止患上許多疑難病癥。因此,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的青睞。現將其特征特征及種植技術總結如下。
1特征特征
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葉互生,薄革質或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枝、葉及木料均有樟腦味[5]。花兩性,圓錐花序腋生,樟樹的小花非常怪異,外圍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輪。漿果近球形,直徑4.5~6.0 mm,初為綠色,后轉紅色,成熟時為有光澤的紫玄色,果托頂端平截。花期4—5月,果實10—11月成熟。樟樹是常綠喬木,其并非不落葉,而是春季新葉長成后,老葉才開始脫落,因此一年四季都出現綠意盎然的情景。樹齡可殺青百上千年,高可達30 m,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偉大如傘,能遮蔭避暑,為優異的園林綠化林木。樟樹喜溫暖濕潤天氣,幼年耐陰,壯年喜強光,耐寒性不強,較適宜生長的年均勻溫度在16~17 ℃,絕對較低溫度不低于-7 ℃,興寧地區較低氣溫-2.7 ℃,能滿足香樟樹對溫度的要求。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肥沃、呈中性或酸性的黏質土壤為宜。較耐水濕,但移植時要注重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主根發達,能抗風,病蟲較少,萌芽力強,耐修剪。
2種植技術
2.1種子采集及處理
采種宜選擇生長發育良好的多年生香樟母樹,果實于10—11月成熟,果皮由青轉紅呈紫玄色,熟即自落,應實時采收,落地時間過久就不能作為種子用。果實采集后應立刻舉行處理,阻止堆集發燒而損傷種胚[6]。浸水2~3 d擦去果肉,洗凈后拌草木灰脫脂12~14 h,再洗凈晾干,種子陰干后秋播或混沙濕藏至翌年春播,以春播為主[7]。樟樹的種子發芽極為遲緩,因此在播種前應舉行種籽準備處理,干藏的種子要催芽,可用50 ℃溫水浸種,當溫水冷卻后再換50 ℃水重復浸種3~4次。混沙貯藏的種子較好用0.5%高錳酸鉀浸泡2 h,可使種子提早發芽10~15 d。
2.2播種
圃地以略具庇蔭及避風的環境為好。播種的時間一般在2月中上旬。如春季氣溫低,有晚霜的地區可推遲到3月中旬,無霜地區可采后即播。播種時可采取條播,行距20 cm左右,一般溝深3 cm左右,播種量75 kg/hm2,用腐殖土或火燒土蓋種,并蓋草。一般播種后40~50 d才開始發芽。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7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