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合肥市綠化委員會會同專家,前往長豐和肥東兩地,抽查古樹名木的生長情況,并為它們體檢。長豐一株600多歲的國槐是合肥“第二長壽”,但這株國家一級古樹生長環境卻令人堪憂;而肥東的兩株超160歲的牡丹,每年依然怒放。
活了六世紀現在病得不輕
這株國槐高8.5米,冠幅達11.6米,要三小我私人才能合抱過來。“現在這株樹已經基本不生長了。”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束應龍介紹,這株國槐的生計環境是昨天抽查效果中較差的。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株國槐主干已經腐爛,樸陋可容一小我私人鉆進去古樹旁放了一個香爐,除了長期煙熏火燎的損傷,在束應龍看來,傷及古樹基本的是腳下的水泥地。樹旁有一戶人家,修建的水泥地面和臺階將樹根處封得嚴嚴實實。
當地林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說,去年鄉政府曾與這戶村民協調,希望騰挪位置還古樹生長空間,但津貼金額沒有殺青平等。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綠化四處長程皋表示,將幫助當地有關部門再次協調,并由專項保護基金給予一定津貼,盡快拯救古樹。
中堂敬師的牡丹有望升級
肥東縣張集鄉河灣村劉氏宗祠庭院內,種著兩株牡丹,其樹齡已超160年,依然生長興隆。這兩株牡丹是李鴻章送給恩師劉福慶的。專家組對這兩株三級古樹舉行了判定,建議其可直接升級為名木。
雖然只是灌木,但這兩株牡丹個頭真不小,冠幅均達1.5米以上。劉氏族人劉昌明介紹,劉氏族譜紀錄,1852年,李鴻章贈予了兩株牡丹給劉氏族長劉福慶,后劉福慶之子劉瑞鄰重修祠堂,將兩株牡丹移栽至宗祠庭院內。“每年清明后谷雨前會開花,一個紅紫,一個黃白,花很大許多,非常好看。”專家判定,這兩株牡丹一株應為魏紫、另一株可能為姚黃。專家建議,這兩株牡丹與李鴻章有淵源,樹齡也很長,可認定為名木,應享受和一級古樹平等的保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