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刺槐尺蠖屬鱗翅目尺蛾科。寄主重要有刺槐、香椿、苦楝、臭椿、楊樹、楸樹、櫟樹、蘋果、梨、桃、棗、板栗、核桃等多種林木和果樹。突發性強,常在短短幾天內將葉片吃光,整片林地似火燒狀。
形態特征
成蟲:牝牡不同很大。雄蟲體長16~18mm,翅展35~44mm,體棕色。觸角雙櫛狀,軸灰白色,櫛齒棕色。胸部、腹部深棕色,具長毛,尤以胸部和腹面毛甚長,可掩飾足部脛節。前翅黃棕色,外橫線和內橫線玄色彎曲,形成前寬后窄的中帶,內外橫線外側均有白色鑲邊。前后翅中室上有1個小黑點。后翅灰黃色,中室上小黑點外有2條灰玄色橫線。雌蟲無翅,體長12~14mm,體土黃色,密布絨毛。足與觸角色較深,觸角絲狀。
卵:圓筒形,暗褐色,近孵化時黑褐色。
幼蟲:老熟時體長45mm左右,胴部淡黃色,背線、亞背線、氣門上線、氣門下線和亞腹線灰褐色或紫褐色,各線邊緣為淡玄色;氣門線黃白色,腹線淡黃色。氣門玄色,圓形。腹部第8節后頭有l對深黃色突起。
生物學特征
河南省l年發生1代,以蛹在表土層內結土繭越冬。翌春2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羽化盛期,4月下旬羽化結束。成蟲羽化受到氣溫影響較大,山區林間成蟲羽化可延續到4月下旬,成蟲發生期長達50多天,雌蛾羽化后沿樹干爬至樹稍部,與雄蟲交尾后,即產卵,卵產在刺槐一年生的枝稍陰面。4月上旬卵開始孵化,中旬進入盛期,下旬孵化結束。先后20余天,4月上旬至6月下旬為幼蟲期。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幼蟲為害期。5月中旬幼蟲開始下樹,5月下旬為下樹盛期,6月上、中旬結束。老熟幼蟲下撥在土縫或松散的土壤中結繭,入土深度以3-6cm為多見。水中分布,以距樹干30 cm范圍內為最多。蛹前期約40天左右,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化蛹越冬。蛹期達8個多月。
成蟲耐寒性強,地表剛解凍便羽化出土,雄蛾日間靜伏于樹干或草叢中,從傍晚至22時為最活潑期,具趨光性,均勻壽命10天以上。多次交尾,均勻每天雄蛾交尾5-6次,最多達11次。雌蛾羽化當時即可交尾,1生只交尾1次。兼夜即可產卵結束。卵期10-12天。但卵期受氣溫影響較大。如3月10日產的卵,均勻氣溫一直處于10℃,則卵期為31天。如3月31日產的卵,均勻氣溫一直處于16℃的條件下,則卵期僅為15天。時間相差1倍。均勻產卵量462粒,最多920粒,均勻孵化率89%,牝牡比2:1,雌蟲壽命4-5天,最長9天,雄蟲壽命3-4天,最長6天。
幼蟲共6齡。1-3齡期,食量小,抗藥性弱;4齡食量猛增,抗藥性強。初卵幼蟲有吐絲下垂習性,隨風擴散。故擴散伸張快。初卵幼蟲具有48小時以上的耐饑能力。幼蟲日夜取食為害,受驚急速落地,過后上樹繼續為害。
天敵:黑卵蜂、廣肩步甲、寄蠅、小繭蜂、胡蜂、土蜂、麻雀、大山雀、白僵菌等。
防治措施
1、營造混交林是防治 刺槐尺蠖的有用途徑。
2、越冬蛹羽化前挖樹盤清除蛹。
3、幼蟲危害期搖樹或震枝,使蟲吐絲下垂墜地,集中處理;或于各代幼蟲吐絲下地準備化蛹時,人工網絡殺死。
4、1-2齡幼蟲期噴1000倍的25%滅幼脲1 號膠懸劑,或飛機超低容量300g/hm2噴灑25%滅幼脲Ⅲ號,或于較高齡幼蟲期噴500~1000倍的每毫升含孢子100×108以上的BT乳劑。
5、地面防治可噴灑4000倍菊殺乳油,或4000倍的20%滅掃利乳油等鴆殺幼蟲。
6、保護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等 天敵,保護林間生物多樣性。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