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桂花具有適應性強、抗旱耐熱,主干挺秀、樹冠圓滿,葉質豐富、濃蔭匝地,花朵麋集、花色豐富,花香濃郁、花期是非紛歧等諸多優點,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可謂是“形、色、韻、味”俱佳,人們又將其賦予了高尚、貞潔、聲譽、友好、祥瑞的象征,因而深受國人的喜歡。加強水肥管理,經常松土,阻止土壤積水,促成植株生長結實,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冬季徹底清除病葉,并集中銷毀,削減越冬病原菌,可顯著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春季桂花植株發芽抽葉到葉片硬化之前,每半月噴灑一次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可防止該病的發生;發病初期,用50%的多·硫懸浮劑800液噴灑,或用50%的多菌靈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液噴灑,或用5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液噴灑;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距離期48天。重災區苗木出圃時,可噴灑0.1%的高錳酸鉀溶液舉行滅菌。
2、葉枯病
有稱葉斑病,是桂花的一種重要病害。它重要危害葉片,病班多始于葉尖或葉緣,初生黃綠色或淺褐色小點,后逐漸擴大,呈紅褐色至灰褐色,形狀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型;病斑后頭顏色較淺,邊緣深褐色;病斑有時卷曲脆裂,幾個病斑可相互融合達葉片的1/2—1/3,或不規則形大斑塊;后期病斑上散生許多玄色小粒點,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該病整年均可發生,引起葉片大面積枯,導致起提前脫落;樹冠中下部的葉片受害比頂部嚴重,老葉發病比新葉嚴重。
其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春季溫濕度適宜時以分生孢子侵染發病,借風雨傳播,尤以7—11月較為嚴重;當氣溫在20—27℃,雨水多或濕度大,透風透氣不良,肥料不足、樹勢虛弱或遭受凍害、機械損傷時,容易發病;天氣炎熱干旱,而又未實時澆水時,病情加重。
防治方式:秋末冬初,徹底清除病葉,并集中銷毀或深埋,削減越冬病菌,可有用抑制來年該病的發生;苗木移栽或引進的苗木,要摘除病葉集中銷毀,需要時可于出圃前給苗木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舉行殺菌消毒;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經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結或積水,遇到高溫干旱天氣應實時澆水和噴水,以增添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開始,每半月噴灑一次70% 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延續3—4次,防治效果良好;還可用25%的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噴霧,距離期48天。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