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隨著羅漢松市場的俏銷,各地羅漢松栽植面積不停增進,走訪了多家羅漢松栽植花場和小區,紛紛表示羅漢松生性好養,管理利便,但要注重防好葉枯病、新葉蚜、介殼蟲三大病蟲害,才能保證羅漢松的健康生長。根據各花場的栽植經驗,介紹下這三種病蟲害的發病特征和防治要點。
一、葉枯病
羅漢松葉枯病是許多花農最頭痛的問題,該病重要發生在羅漢松枝梢的嫩葉上,染病后,葉色發紅,病斑呈不規則,由葉尖向葉基伸張,造成葉片先端半段枯死。病斑后期為淡褐色。隨著病害的生長,后期葉子病部的正反兩面均發生小黑點,嚴重影響羅漢松的生長和觀賞。
發病紀律:該病以菌絲體在枯枝落葉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侵入嫩葉或從傷口侵入枝條。一般來說,種植過密、透風不良、管理粗放、日灼造成傷口等情況都能促使發病,4~5月和8~9月比較容易發病。
防治方式:冬季剪除枯枝及重病葉并清除地表的病葉集中銷毀,加強養護管理,可加強植株的抗病力。在發病早期,可用萊恩坪安御衛600倍液整株噴施;發病期可用萊恩坪安御翠1000倍液加沃潤800倍液舉行整株噴施。
二、新葉蚜
新葉蚜是羅漢松上常見的蟲害,其體紅褐色或赤紫色,橢圓形。長約1.3毫米,寬約0.6毫米,腹管截斷形,位于褐色的圓錐體上。尾片乳突狀,顯著突出腹端。
以成、若蚜聚集于羅漢松嫩梢及嫩葉后頭吸食汁液,使嫩梢生長不良,葉片變小,葉色發黃,樹勢虛弱。
發生紀律:羅漢松新葉蚜以卵在枝條上越冬,翌年4月越冬卵孵化為若蚜,聚集在新梢上危害,至5~6月達繁殖盛期,危害最重,7月以后由于氣溫高,蟲口密度顯著下降,秋涼后蟲口又再度回升,10月份發生雌性蚜和雄性蚜,交尾后產卵,后即以此卵越冬。
防治方式:早春羅漢松尚未萌芽時,使用萊恩坪安瑞刺500倍液舉行噴施,殺滅越冬卵。若蚜開始危害盛行,噴施暴蚜珍3000倍液或瑞卡3500倍液交替使用舉行防治。
三、介殼蟲
介殼蟲也是羅漢松上比較頑固的蟲害,以成蟲及若蟲為害羅漢松。成蟲介殼長2.5毫米,棕褐色,介殼中心隆起呈半球形,外面滑膩。若蟲淺黃色或淡粉紅色,初孵若蟲背部為脊狀,半透明。
介殼蟲重要聚集在羅漢松的葉片、葉柄、嫩莖桿等幼嫩部位,吸食植物汁液,使寄主營養狀態惡化,葉片褪綠,使植株生長不良。
發生紀律:介殼蟲一年發生3代,以成蟲和若蟲在寄主為害部位越冬。在廣東地區介殼蟲孵化期劃分為3月下旬、6月下旬。
防治方式:通過人工刮除或擦除葉片和枝條上的介殼蟲。在若蟲孵化期,使用萊恩坪安林泰4000倍液噴霧防治,在蚧殼蟲盛行期,使用萊恩坪安搜介舉行噴霧防治。要注重將藥液噴到葉片后頭。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