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秋紅楓新葉帶紅,春夏綠色,秋季火紅,葉為手掌狀,深裂,冠形橢圓,側枝平展,適應土壤pH范圍為5.5-7.8,栽植范圍廣,是公園、小區、街道等場所綠化美化的優良樹種。現臨近幾年在管理養護中常見的病害及其防治方式介紹如下,供讀者參考。
煤污病 煤污病,又稱煤煙病,在美國紅楓上發生不是很普遍,但近幾年在大樹上時有發生,這種病影響光互助用、降低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甚至引起死亡。其癥狀是在葉面、枝梢上形成玄色小霉斑,后擴大連片,使整個葉面、嫩梢上充滿黑霉層。高溫多濕、透風不良、蚜蟲、介殼蟲等排泄蜜露害蟲發生多時,均加重發病。其防治方式如下:
植株栽植不要過密,適當修剪,溫室要透風透光良好,以降低濕度,切忌環境濕悶。
植物休眠期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清除越冬病源。
該病發生與排泄蜜露的昆蟲關系親熱,噴藥防治蚜蟲、介殼蟲等是削減發病的重要措施。適期噴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
對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噴用代森銨500倍至800倍,滅菌丹400倍液噴霧防治。
灰霉病 灰霉病一般發生在小苗育苗期,夏天育苗棚高溫高濕植株生長過密、棚內光照不足或延續陰雨、排水不暢、地面濕渡過大、偏施氮肥、使用激素等,是造成灰霉病發作的重要緣故原因。
感病苗木多是苗床上的幼苗,可導致苗木嫩莖、嫩枝及葉片呈腐爛型壞死或全株死亡。苗床幼苗發病初期,病部組織呈淺褐色,水漬狀軟腐,后期潰爛多呈斑塊狀,在濕潤條件下,病斑外面可長出許多白色、麋集排列的毛狀物,轉釀成灰玄色或淺灰褐色,后期還可散發出許多灰玄色粉末(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先是幾株或十幾株苗木發病形成發病中心,漸向周圍生長,較后可形成直徑約10厘米至20厘米的病區。病區內的幼苗從內向外逐漸所有死亡。移栽苗木開始多是單株發病,亦可向外擴展并形成發病中心,但一般僅引起幾株或十余株苗木死亡。病菌發育的較適合溫度為20℃至25℃,在4℃至32℃均能發作。
其防治方式如下:加強種植管理,合理密植,勿偏施氮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阻止洪水漫灌,雨后實時排水。
大棚要實時透風,控制好大棚內溫濕度。實時清除病株、病葉、病果。
藥劑防治。以預防為主,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至1000倍液,或25%多菌靈500倍至600倍液,亦可使用58%甲霜靈800倍液噴霧,還可使用50%速克寧1000倍至2000倍液,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灑,均勻噴霧,藥劑應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防治一次,延續2次至3次。晴天可在上午10時前舉行;陰雨天空氣濕度高時,較好選用45%速克靈煙劑每畝1000克熏棚舉行熏蒸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