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學名 pseudodendrothrips mori(niwa)屬纓翅目,薊馬科。別名桑薊馬、舉尾蟲。分布遼寧、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廣東、臺灣等地。
寄主 桑。
為害特點 成、若蟲用口器挫吸葉片或葉柄及嫩枝表皮汁液,受害后呈白色透明小凹點,后變褐色,葉片硬化或畸形,嚴重的葉片卷縮或脫落。多從尖端向下的4—7葉上為害,在桑園中分布均勻。該蟲在浙江湖州一帶桑植區60年月是次下午蟲,70年月為害加重,近10年來上升為桑蠶區的重要桑葉害蟲,受害重的桑園造成夏秋蠶飼喂難題,蠶繭不能豐收,釀成“小蟲鬧大災”。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0.8mm,紡錘形,淺黃色。頭前部和觸角灰黃色至淺黃色,頭部寬,兩復眼重新兩側突出。復眼暗紅色,2對翅狹長且透明,周圍具纓毛,前胸短于頭,前胸基部略粗且隆起,有l條翅脈。卵長0.02mm,腎形,無色透明。初孵若蟲長約0.22nm,無色或近無色,二齡若蟲淺綠色,三齡黃綠色,四齡體長0.8mm,桔紅色,若蟲均無翅,與成蟲相似。
生活習性 江蘇、浙江桑區年生9—10代,安徽l0代左右,以成蟲在禾本科雜草李氏禾上或枯枝落葉及樹皮縫處越冬。翌春,嫩葉抽出后,遷徙到桑樹上為害和產卵。卵多產在嫩梢l一3片葉背或葉脈組織內,一處l粒。每雌產卵50一70粒,卵期5—7天,若蟲期10一13天,成蟲壽命7天左右。該蟲喜高溫干旱,從孵化到若蟲期9—15天,始盛日至高峰日約需4—7天,重要為害季節在7—8月。各代若蟲發生盛期劃分在5月初、6月初、6月下旬一7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上中旬。華北一帶3—6代為害嚴重,世代重疊。
防治方式(1)選用抗蟲品種。(2)秋、冬季清潔桑園,生長季節注重鏟除雜草。(3)根據展望適時用藥。一代一般蟲口密度不大可不防,二代集中在桑苗或春伐桑樹上,是一個為害高峰期,三代發生在梅雨季節可不用藥,第四代及以后各代發生量大,應實時噴灑20%滅多威乳油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0%吡蟲啉(康福多)濃可溶劑3500倍液、10%除盡乳油2000倍液、40%異稻瘟凈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銳勁特懸浮劑1000倍液。生產上應用時要考慮劃片分治,分期用藥,嚴格把握平安距離期,確保桑蠶平安。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