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海棠透翅蛾的寄主有杏、海棠、沙果等果樹和園藝作物,可造成樹勢虛弱、死枝、死樹等,是海棠大害蟲之一。那就追隨我們來一起走進海棠透翅蛾防治,給我一份關注,還您一份驚喜。
危害分布
該蟲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及北京、天津等省、直轄市。
危害癥狀
此蟲重要以幼蟲蛀食皮層和木質接壤處的韌皮和嫩皮層,被害處春季常流出紅褐粘液,有時呈圓珠狀,有時流淌,并有蟲糞傾軋,用刀剝開內有紅褐色液體和不規則的蛀孔道,多分布在主桿杈處和主干粗皮處。
病蟲形態
海棠透翅蛾屬鱗翅目,透翅蛾科昆蟲,成蟲:雌成蟲體長12~14毫米,翅展19~26毫米,體玄色并有藍色光澤,頭后緣環生黃白色鱗毛,復眼紫褐色,胸部兩側各有黃斑,翅脈玄色,翅脈間透明,腹部第2節和第4節后緣各有一黃色環紋(蘋果透翅蛾第4~5節各有一黃色環)。雌蛾尾部有兩叢黃白色毛叢。雄蛾尾部有扇狀絲毛叢。卵:黃褐色,扁橢圓形,有六角形白色刻紋。幼蟲:老幼蟲體長22~25毫米,頭褐色,腹部乳白色,因體背常有褐色粘液而成污白色,各節體背疏生細毛,腹足趾溝單序雙橫節,臀足趾溝單橫帶;蛹:黃褐色,長約15毫米,腹部3~7節后頭各有一橫排刺,腹末環列8根臀棘。
發生紀律
在華北每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皮層內結繭過冬,春季3月下旬樹體萌動時開始活動,繼續蛀食皮層為害,并傾軋紅褐糞便,4月末開始化蛹,6月上旬為化蛹盛期,化蛹前幼蟲先作一羽化孔,但不透過表皮,在羽化孔下作長橢圓形繭化蛹,蛹期約14天,成蟲羽化期自5月末至8月上旬陸續發生,羽化盛期在6~7月。成蟲日間活動,取食花蜜,常選擇虛弱枝干或枝杈部粗皮縫內,或傷疤邊緣產卵,每雌約產卵20余粒,散產,卵期約10天,自6月上旬即有卵孵化直至8月中旬,到11月份不同齡期的幼蟲均可結繭過冬。
防治方式
(1)在幼蟲為害處可涂抹敵敵畏煤油乳劑,(即每公斤敵敵畏加200克煤油)以殺死幼蟲。
(2)人工挖出幼蟲殺死,傷疤處涂以滅腐靈,也可將被害處粗皮和糞便輕輕刮去,露出蟲孔爾后抹20倍氧化樂果或甲胺磷,以殺死幼蟲。一般應在春季舉行。
(3)成蟲盛發期噴藥殺死成蟲,可噴1000倍馬拉硫磷,1000倍敵敵畏、2000倍滅掃利等以殺死成蟲。
(4)秋冬和早春結合刮治腐爛病,刮除蟲疤或以敵敵畏涂抹蟲疤,鴆殺幼蟲。成蟲發生期,可噴灑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