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褐斑病(又稱立枯絲核疫病),重要是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普遍分布于天下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較重,造成草坪植株死亡,使草坪形成大面積禿斑,極大地損壞草坪景觀。
一、癥狀識別
該病整年都可發生,但以高溫高濕的多雨炎熱夏天為害較重。單株受害葉片、葉鞘、莖稈或根部,出現梭形、長條形、不規則形病斑,病斑內部青灰色水浸狀,邊緣紅褐色,以后病斑釀成黑褐色,腐爛死亡。草坪上開始發病時,常出現大小不等的近圓形枯草斑。條件適適時,病害生長很快,枯草斑直徑可從幾厘米擴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復,效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狀,即中心綠色,邊緣為枯黃色環帶。在早晨有露珠或高濕時,枯草圈外緣(與枯草圈接壤處)出現由萎蔫的新病株組成的暗綠色至黑褐色的浸潤圈,即“煙圈”(由病菌的菌絲形成)。這種現象只是在葉片很濕或空氣濕度很高時才可能出現。在病鞘、莖基部還可看到由菌絲聚集形成的初為白色后釀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脫落。在修剪較高的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沒有煙圈。有經驗的草坪管理人員,在病害出現之前12至24小時能聞到一種霉味,有時一直到發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無顯著枯草斑。該病還可在冷涼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黃斑癥狀(也稱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結縷草受害以健康草株中鑲嵌著枯死株的環狀斑為典型癥狀。褐斑病的癥狀顯示很龐大,常受草種類型、品種組合、氣象條件及病原菌的株系、立地環境和養護管理水平等方面影響。
二、發病紀律
病菌以茵核或在植物殘體上的菌絲渡過不良環境條件。菌核有很強的耐崎嶇溫能力,侵染、發病適溫為21℃—32℃。由于絲核菌寄生能力較弱,對于處于良好生長環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稍微發病。只有當冷季型禾草生長于晦氣的高溫條件、抗病性下降時,才有利于病害的生長,因此,發病盛期重要在夏天。當氣溫升至約莫30℃,同時空氣濕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濕潤天氣等),且夜間溫度高于20℃時、造成病害瘋狂。另外,枯草層較厚的老草菌源量大,發病重。低洼濕潤、排水不良、田間郁閉、天氣溫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長,組織優柔,凍害,灌水不當等因素都極有利于病害的盛行。
三、防治方式
在高溫高濕天氣來臨之前或其間,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鉀肥,阻止串灌和漫灌,特別要阻止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現枯斑時,應在早晨盡早去掉吐水(或露珠),有助于減輕病情。夏天剪草不要過低(一般在5-6厘米),過密草坪要適當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殘草要實時清除,應栽植抗(耐)病品種,要舉行實時有用的化學防治。建植時舉行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或土壤處理,選用草病靈2號、3號、4號、天達2116和防病保健1號,或甲基立枯靈、五氯硝基苯、粉銹寧等藥劑0.2%-O.4拌種或舉行土壤處理。成坪草坪噴藥控制初期病情是下午。北京地區防治褐斑病第一次用藥時間較幸虧4月尾或5月初,選用草病靈1號、3號或天達2116、防病保健1號、敵力脫、草病靈4號等800至1000倍噴霧。對嚴重發病地塊或發病中心,用高濃度、大劑量上述藥劑灌根或潑澆控制。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