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桑樹白絹病重要危害桑樹苗木和沙藏期間的插條及苗圃的幼苗。
產生與危害:
受害苗木或插條多在近地面的莖部表皮上呈現淺褐色至褐色或深褐色黑點,且在病部生出白色絹絲狀菌絲。菌絲呈輻射狀擴展,嚴重時包圍病部,后菌絲交結在一起形成茶褐色油菜籽狀小菌核。小菌核形成后,白色菌絲逐漸消失,此間病部皮層腐敗,易剝離,絲狀纖維暴露,病葉變黃、凋萎,嚴重的全株枯死。
該病病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為齊整小核菌,病菌以菌核在地表或含有病殘物的肥料中越冬,翌年溫濕度適宜時,從菌核中長出菌絲侵染桑苗莖基部,后病部又長出菌絲沿土縫匍匐蔓延至臨近植株,或病健株直接打仗舉辦再侵染,蠶絲被網發明其發病適溫為30~35攝氏度,該病在南邊桑樹栽培區易發病,出產頂用塑料薄膜保溫保濕的沙藏的插條易發病,苗圃地連作的發病重。
防范和治療要領
一是選擇高燥地塊繁殖桑樹苗木。
二是回收清潔的河濱沙沙藏插條,能淘汰或節制其發病。
三是藥劑消毒,博蕾秀發起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將沙噴濕噴透,再用塑料薄膜蓋7~8天舉辦沙藏處理懲罰;也可把沙藏后的插條用上述殺菌劑浸泡20~30分鐘,都能淘汰白絹病的產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