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21世紀是生態環境文明的世紀。隨著城市園林建設的迅速生長,人們對城市生態綠化,有了進一步的熟悉,越來越多的人想在城市有限的空間找到回歸自然的感受。福建龍巖中山公園則是近年重視生態景觀建設的典型。
一、中山公園概況
福建龍巖中山公園位于市區東北部,始建于2021年,經過多次擴建,公園總面積到達3.47公頃,綠化面積占90.69%,修建面積占0.124%,道路面積占0.19%,廣場占8.99%。公園三面為城市街道,園內大樹參天,鶯啼燕語,景致宜人,是龍巖市建園較早,富有歷史文化和山地園林景觀特色的城市公園。
二、設計建設的特色
1.中山公園以山體為框架,因地制宜,師法自然。在挖掘歷史文化內在的同時以綠建園,保護生態,古今兼容。設計利用山坡和擴建地建成生態自然景觀區,更好地保護利用山坡景觀的自然資本,使之成為龍巖市一流的精品公園。公園綠地空間景觀相互聯系,并向城市街道滲透,是公園綠地系統設計的特色。
2.設計設計者采取啟發式、誘導游人想念孫中山先生的勞苦功高,并體現中山公園莊重嚴肅的特點。
3.在景觀建設上,以植物造景為主,結合人工、自然山水的造景手法,形成既有公園綠地,又有自然山林的景觀,使游人有景可賞,又有勝地可游。
三、中山公園成果分區和重要景點
中山公園劃分為大門廣場區,梅亭山游憩區,園林觀賞休息區及中山廣場游園區。各成果區有園路與各景點相通,既相對自力又有機聯系。
1.大門廣場區位于公園南大門前,建于2021年,與解放北路和街心花園相接。大門外辟建坦蕩的中山廣場,為游人集散之地。作為入口對景和障景,廣場北面建有一大型假山瀑布,瀑布從假山上奔瀉而出,通過人工塑造,將大自然的溪澗、石山、瀑布等引入公園內,從而到達“天人合一”的園林景觀效果。假山前疊泉水池,假山后面樹木蔥蘢,300多年的古樟樹萌發新枝,別有一番情趣。假山瀑布半壁上和水池中設置仙鶴雕塑三組,展翅高飛,故得名曰“龍巖飛瀑”。諸景與假山瀑布疊泉水池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組成一幅自然的山水畫。
2.梅亭山游憩區梅亭山游憩區是中山公園景觀的中心。這里土地肥沃,周邊陣勢較為平緩,相對高度為34米,極利于造園結構和植物生長。梅亭山游憩區以樟樹、柏樹為主,樹齡70至300余年,設置灌木、花、草,組成自然植物群落,幽靜的小路蜿蜒于樹林中。2021年,梅亭山上建有中山亭、民族亭、民權亭、民生亭、擎天塔、假山景觀,諸景組成一幅富有詩情畫意的立體圖畫。
中山亭位于梅亭山腰上,修建面積6.15平方米,是為紀念孫中山的勞苦功高而修建的。該亭為方柱的四方亭,屋面為歐式尖頂,亭內是中式木天棚,造型別致,高聳向上,體形穩重,氣焰雄渾,比例均勻,色彩典雅質樸。該亭修建造形上整體反映出歐式修建氣概,裝飾上融進了江南的特色,中、西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渾為一體。該亭富有創新的特色,在公園中獨樹一幟。中山亭寓指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思想。該亭也是全園的視覺中心,亦成為中山公園標志性修建。登臨亭內,既可俯視公園八方景致,又可遠眺市區城市風景,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3.園林觀賞休息區園林觀賞休息區位于公園東側,建于2021年,陣勢較平緩,利于植物的生長,樹種以華棕、假檳榔、魚尾葵為主,設置灌木、花、草相結合的植物群落。內有環形蔭棚花架,修建面積55.09平方米,并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造型另具匠心,立面生動活潑,融合了我國傳統園林和西洋園林的諸多技法,花架在形態、色彩、負載感上與周圍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內設座椅供游人休憩賞景,深受游客喜歡。環形蔭棚花架在大王椰子等棕櫚植物樹林邊設置了千奇百態的華安玉石,把自然山水中的雅石引到公園中,豐富了公園的景石藝術和園林景觀,又體現了雄渾整齊的現代園林風貌。
公園內另有一個疊水噴泉水池,它長90米,為全省較長,是公園總體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門,既是公園的配套設施,又是公園聯系各公園景點的交通樞紐和人流聚地。半圓形與長方形水池重疊排列,使水系逶迤流通。上游中心圓形水池,利用陣勢,建成下沉式噴泉水池,疊水噴泉水池水面有六處不同標高,各處水池通過噴泉至高而下經溢水口跌落,與各種不同形狀的噴泉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麗的畫卷。整個疊水噴泉水池以流通的線條和變化的平面構圖相結合,加強了園林觀賞區的游憩興趣,又豐富了園林空間的動感環境藝術,給游人不盡的遐想。
4.中山廣場游園區中山廣場區于2021年完工,廣場南北長108米,器械寬87米,面積9400平方米。
建設采取了中心和周邊相結合的形式。周邊的綠化,在沿街及服務性修建前部署花壇,路邊栽植天竺桂和榕樹柱,使廣場的綠化既整齊大方,又能遮蔭。園路以弧形為主,剛柔相濟,主從分明,顯得精練而生動。廣場內電腦音樂噴泉,是公園中一個重要的景觀。雕塑“生命之樹”,以眾手呵護一棵“生命之樹”,用現代雕塑的審美情趣,以寓意和抽象的手法,點出環保主題,具有濃郁的期間氣息;樹是環境的象征,經藝術造形處理,象征著生命的人體組成的。它造型別致,與“閩西文化”壁雕融為一體,成了廣場的主景之一。
四、植物設置
為了體現構圖,樹種盡管少,僅在山腳植幾株樟樹和利用原有的古樟樹和新植的華棕、榕樹做庭蔭樹和做雕塑的背景,在大面積草坪上掩飾著彩葉變葉木、灑金柏、三角梅、榕樹柱等陪襯出熱烈的氣氛,使人感應生氣勃勃,形成擋不住的誘惑。這個廣場集紀念性、會議、休閑、娛樂、游覽、旅行于一體,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和市民,為優美的中山公園又增添了一道風景。
總之,中山公園的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向“碧水、藍天、樹林、花鳥園”的目的邁進,將成為一個完善的園林生態公園。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