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水質
水根據含鹽類的狀態分為硬水和軟水。盆花較好用軟水澆灌,由于硬水中所含的鈣、鎂等無機鹽常給花卉正常的生理活動帶來危害。雨水、河水、湖水、塘水等均稱為軟水,一般呈弱酸性或中性,適合澆花。現在養花常用的是自來水和深井水,這兩種水多為硬水,常含有氯離子,對花卉生長晦氣。若有條件,較好用經過處理的純清水澆灌,如無條件,應將自來水倒入缸內存放5至7天再用。不同植物對水的酸堿度有不同的要求,大多數南方花卉在堿性條件下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限制,以致朽邁死亡。例如茶花、茉莉、梔子、米蘭、杜鵑等,對土和水的酸堿度反映很敏感,可應用黑礬改變水的酸堿度,每5千克水加黑礬20克至50克,每15天澆礬水一次。
水溫
一般花卉生長的較適溫度為20℃至25℃,如采取20℃至25℃的溫水澆灌,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促進根部細胞的吸收,加強根部的運送能力,供應枝、葉足夠的養分,促進花卉早發芽、早孕蕾、早開花。水的溫度與當時的氣溫相差不要太大,水溫與土溫的溫差應保持在5℃以內,這樣就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現象。如果突然澆灌與土壤溫差較大的水,根系及土壤的溫度突然下降或升高,會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受阻,削弱水分吸收,發生生理干旱,因此,夏天忌在中午澆水,以早、晚澆水為宜。冬季則宜在中午澆水,冬季自來水的溫度常低于室溫,使用時可加些溫水,這樣有利于花卉生長。
澆水量
把握植物的需水量,要在實踐中逐步試探,找紀律。一般盆栽花卉要把握“見濕、見干”的原則,木本花卉和仙人掌類要把握“干透、濕透”的原則。夏天多數植物生長興旺,蒸發量大,應相對多澆水。夏天室內花卉2天至3天澆一次水,室外則應每天澆一次水。不同品種的花卉澆水量要區別看待,一般草花比木本花卉需水量大,澆水宜多;南方花卉比原產干旱地區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大,質地柔軟,滑膩無毛的花卉需水量大;葉片小,革質的花卉需水較少。秋冬季對那些處于休眠、半休眠狀態的花卉以控制澆水、使盆土經常保持偏干為好。查看盆土的干濕,可以用手試探、用眼觀測。盆土外面干下面微潮即應澆水;若表土尚濕潤可暫不澆水。一年四季氣溫不同,澆花時的用水量也要有所不同。春寒乍暖,天氣變化無常,這時盆花開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天干燥,蒸發快,澆水要加倍;秋季應適當少澆水,以免花枝瘋長,影響第二年開花;冬季多數花木處于休眠狀態,只要保持盆土稍濕即可。至于每天的澆水時間,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在春、
秋、冬季,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4點以后是澆花的適宜時間,夏天切勿中午澆水。總的原則是“春澆中午,夏澆早晚,秋澆隔天,冬季勤看”。澆水量還與天氣情況、基質類型、花盆的大小等因素有關,應機動把握和運用。
澆水方式
多數花卉喜歡噴澆,噴水能降低周圍氣溫,增添環境濕度,削減植物蒸發,沖洗葉面灰塵,提高光互助用。經常噴澆的花卉,枝葉清潔,
能提高觀賞價值,但盛開的花朵及茸毛較多的花卉不宜噴水。家庭養花可視條件而異,沒有噴壺的也可直接澆灌,但應定期用手灑水沖洗葉面,以利于植物健康生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