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元寶楓抗逆性強,繁殖容易,栽植成活率高,是我國北方重要的鄉土彩葉綠化樹種,近年來生長規模非常的大。其常見病蟲害有以下幾種。
1 褐斑病
1.1 危害癥狀與發病紀律
病害重要發生在元寶楓的幼芽和嫩葉上,自下而上伸張。發病初期先在葉背出現針刺狀、凹陷發亮的小點,兩天后擴大到1毫米左右略隆起,呈玄色。葉正面也隨之出現黑褐色點,2-3天后擴大到1毫米。5-6天后病斑中心出現灰白色突起點。以后病斑擴大連成大斑,多呈圓形,少數為三角形。
病菌以菌絲體在落葉中越冬,次年春發生新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染來源。當幼苗出土后,臨近的感病苗木和成年樹是重要的侵染來源,病菌孢子萌發的適溫為20-28度,與水滴接觸時萌發率較高,芽管生長較快,否則不易到達侵染的要求。病菌侵染寄主后,潛育期為為2-8天。在氣溫順降雨適宜時很快就發生分生孢子堆,孢子又能舉行新的侵染。
1.2 防治方式
1.2.1加強苗木管理,幼苗出齊后要實時間苗加強撫育管理;
1.2.2化學防治。發現病害時用65%的代森鋅400-500倍液,1%的硫酸鋅液噴灑葉面。
2 白粉病
2.1 危害癥狀與發病紀律
病斑圓形白色,周邊為放射狀,嚴重時,小病斑合成邊緣不清晰的大片白色粉斑,擦去白色粉層,可見到黃色斑。白粉病病原為真菌,病原以菌絲和子實體在病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5月可發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生長期病菌可多次侵染,6-7月高溫高濕、栽植過密有利于病害生長。30℃以上高溫情況下病情削弱,到秋季又出現發病小高峰。
2.2 防治方式
2.2.1加強管理。育苗和綠化栽植不宜過密,改善透風透光條件;不要過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營造晦氣病害侵染的條件,提高植株抗病抗蟲能力。
2.2.2于發病初期,交替噴施25%粉銹寧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向病株上噴0.2-0.3度石硫合劑或1:2:200倍波爾多液1-2次。
3 銹病
3.1 危害癥狀與發病紀律
重要危害元寶楓的葉和莖。銹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積集而發生不同顏色的小皰點或皰狀、杯狀、毛狀物,有的還可在枝干上引起腫瘤、粗皮、叢枝、曲枝等癥狀,或造成落葉、焦梢、生長不良等。
若發病早,常造成葉片早期脫落,結莢削減,損失較大。若發病過晚,僅部門下葉發病,危害不大。氣溫20℃-25℃,相對濕度95%以上較適于銹病盛行,葉面結露,有水膜是銹菌孢子萌發和侵入的先決條件。露地栽植的,當季降雨早,降雨次多,雨量大,銹病將嚴重發生。
3.2 防治方式
3.2.1栽植地要選擇陣勢高燥、排水流通的地方
3.2.2注重透風透光,勤除雜草,合理施用氮磷鉀肥,阻止施氮肥過多等
3.2.3清除病原,深秋或早春徹底清晰并銷毀病株殘體
3.2.4化學治療,生長期噴63%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病后,噴具有內吸殺菌作用的23%粉銹寧1500~2500倍液或96%敵繡鈉250倍液。
4 光肩星天牛
4.1 危害癥狀與生活習性
成蟲嚙食嫩枝和葉脈,幼蟲蛀蝕韌皮部和邊材,并在木質部內蛀成不規則坑道,嚴重地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送,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
北方1-2年發生一代,11月間以不同齡的幼蟲在隧道內或皮下越冬。4月下旬,在隧道末尾向周圍擴展,用木屑等作成蛹室化蛹。6月上旬初見成蟲,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為成蟲羽化盛期。產卵期由6月中旬開始,7-8月為產卵盛期。每一雌蟲產卵7-66粒,成蟲產卵部位以樹干支叉麋集處較為集中。7月上旬初孵幼蟲先啃食樹皮下韌皮部組織,傾軋紅褐色糞便,隨著齡期的增進,幼蟲在皮層下橫向蛀一條寬4毫米,長20毫米以上的隧道,3齡末至4齡時,經25-30天后鉆入木質部穿鑿隧道,傾軋白色木屑糞便。4.2防治方式
4.2 把好苗木檢疫關
4.2.1調運苗木時,要嚴格檢疫,銷毀帶蟲苗木,杜絕天牛隨苗培;
4.2.2注重消除林地周圍的被害樹木,由冬季修枝改為夏天修枝,以提高干皮溫度,降低相對濕度改變卵的孵化條件,增高初孵幼蟲自然死亡率。
4.2.3成蟲羽化盛期,施放煙霧劑鴆殺成蟲;
4.2.4用50%殺螟松乳油100-2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200-400倍液,噴樹干,噴藥量以樹干上有藥液活動為止,以防治樹干內的幼蟲。也可以采取人工擊卵、捕捉成蟲和藥劑塞孔等方式。
5 黃刺蛾
5.1 危害癥狀與生活習性
幼蟲取食葉片下的表皮和葉肉,僅留上表皮,發生嚴重時把葉片吃光,僅留葉脈和葉柄,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甚至造成植株枯死。
黃河流域一年2代,5月上旬開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第一代幼蟲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發生,成蟲7月中下旬始見,第二代幼蟲危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開始老熟結繭越冬,7-8月間高溫干旱,發生嚴重,周圍越冬的寄主樹木多,利于刺蛾發生。
5.2 防治方式
5.2.1冬季落葉后在受害枝干上采集蟲繭,并將其集中銷毀。
5.2.2一般是在幼蟲3齡前,噴施90%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是40%的鋅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是20%的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舉行防治。
6 蚜蟲
6.1 危害癥狀與生活習性
蚜蟲重要危害幼芽、嫩葉,吸食植物汁液,使幼芽、嫩葉卷縮,不僅阻礙植物生長形成蟲癭,傳布病毒,而且造成花、葉、芽畸形。
蚜蟲繁殖能力強,一年發生20-30代,早春和晚秋繁殖1代需15-20天,夏天4-5天繁殖一代,1頭蚜蟲一生可產50-60頭幼蚜,幼蚜經4次脫皮變為成蟲,成蟲壽命20-30天。
6.2 防治方式
6.2.1結合修剪,將蚜蟲棲居或蟲卵隱蔽過的病枯枝葉徹底清除,集中銷毀;
6.2.2早春孵化后實時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
7 尺蠖
7.1 危害癥狀
尺蠖重要取食植株葉片,一年2代,防止不實時常把樹葉吃光。
7.2 防治方式
發現初齡幼蟲,立刻噴藥效果較好。常用藥劑有:殺螟松,加水1000-2000倍液;松毛蟲桿菌500-10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6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