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1牧草種子繁殖田的成立
牧草種子繁殖田與大田的生產要求有所不同。牧草種子的繁育不只要注重產量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生產大量品質優良的種子。
1.1種子繁殖田的選擇
為了得到產量高、品質好的種子,牧草種子繁殖田應設在飼草料地的較好田塊上。要求陣勢平展,陽光足夠,土壤肥沃,雜草少,排水良好,較好有澆灌條件。同時,在選擇土地時也要結合考慮牧草自己的生物特征。如豆科牧草種子田應選在臨近有防護林帶、灌叢及水庫的地段,以利于昆蟲的授粉。
1.2種子繁殖田面積簡直定
種子繁殖田面積簡直定要根據種子需要量、大田播種面積以及作物的繁殖系數來決議。各種作物的留種面積是不相同的,一般占大田播種面積的5%左右。但是,不同的牧草種類繁殖系數不同,統一牧草在不同的地區繁殖系數也不同。因此,必須根據當地的詳細情況而定。
1.3合理輪作
為了得到高額的種子產量,必須舉行合理輪作。施用基肥的休閑地以及施用底肥的中耕作物的后茬是栽植種用牧草較適宜的播種地。牧草種子繁殖田的前作物不應是相同作物的不同品種以及同類作物。適當地換取茬口,不只能給牧草締造良好的生活條件,而且能防止種子混雜,削減病蟲危害。
為了防止種子脫粒混雜,保持種子的純凈度,各種牧草地,特別是繁殖2種以上又不易離開的牧草種子時,在地段放置上地塊之間應隔一定距離,一般為25~50m,而這些地段可以栽植那些易于星散的作物和牧草。為了防止種間及品種間雜交(生物混交),應各品種隔離栽植,隔離帶不少于200~400m。另外在輪作中應考慮不能延續播種形狀、大小相似或統一種牧草的不同品種,一般應距離2~3年以上栽植。
1.4種子田的整地特點
種子田的播前整地總的要求是土壤松散,耙平耙細。由于牧草種子細小,要求有良好的發芽條件。另外,還要求雜草少,保墑良好,利于出苗和苗期生長。
種子田的播前整地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多年生牧草種子小而輕,貯存營養物質不多,種子萌發及幼苗期的生長發育都較緩慢,對于播前的土壤耕作要求較為嚴格。故播前的整地工作應盡可能到達“細、平、松、緊、深、凈、墑”的要求,以締造一個良好的播種條件,保證幼苗順利出土。
1.5播種與管理
為了增添種子的結實率,盡快得到種子,牧草一般不采取保護播種,如保護播種時,其播種量要比無保護播種低20%~30%。牧草種子繁殖田適時播種不只能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還能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和豐產,削減病蟲害。通常采取寬行播種,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采取窄行距播種,一般窄行距對收種晦氣。而寬行距播種的現論根據重要是能充分利用光能,透風良好,營養面積大,在肥沃的土壤上能促生大量的生殖枝,增添繁殖系數。其優點是:植株興隆,壽命較長,種子產量高,種子大而豐滿,同時易于清除雜草。
播種方式多采取單播。行距因牧草種類和栽植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多采取寬行距播種,一般為
30~90cm左右。方形播種一般采取60×60cm或60×80cm行距。種子田應比大田行距寬1倍左右。播種量視牧草的種類、天氣、土壤條件變化而定,種子田比大田相應地增大了株行距,因而削減了播種量,其播量為大田的1/2~1/3。在干旱條件下,播量應比有澆灌條件的稀一些,株距寬一些。
牧草種子田灌水一定要適時適量,過多過少都市降低種子產量。
通常情況下牧草種子田追肥和澆灌要結合舉行。多年生牧草種子產量的崎嶇取決于單元面積生殖枝的數目、穗的長度、小穗及小花數、結實率和種子的成熟度,而這些因素的利害則與水分和養分的供應足夠、適時與否有著親熱關系。以是,對種子田的追肥,與澆灌就是以促進其生殖生長為重要目的,適時舉行“攻蘗、攻穗、攻粒”。
牧草種子田的除草防病要實時。在生育期間種子繁殖田要多次舉行去劣、去雜和拔除病株的工作,禾本科牧草和飼料作物在抽穗期和臘熟期,而豆科牧草則在開花期和結實期舉行。病蟲害的防治應采取“防重于治”的目的,生長期要經常檢查,一旦發現病蟲害應實時清除,以免擴大傳播。
1.6人工幫助授粉
大部門牧草都屬于異花授粉,授粉情況的利害直接關系到牧草種子的產量和品質。為了到達增產的目的,常采取人工幫助授粉的技術措施。
1.7禾本科牧草的幫助授粉
禾本科牧草為風媒花植物,在自然情況下借助風力傳播花粉。為了正確對禾本科牧草舉行幫助授粉,必須了解各種牧草的開花習性。首先應該了解各種牧草的花期、大量開花以及1日內開花的時間。對禾本科牧草舉行人工幫助授粉的時間和次數應根據牧草的種類和開花習性而定,對圓錐花序的牧草,應于上部花大量開放時舉行,而對穗狀花序的牧草應于多數開花時舉行,一共舉行2次,中心相隔的時間約2~4天。人二幫助授粉的方式極為簡單,即2人將繩索拉直,在牧草叢的花穗層往返輕輕地掠過,一方面使未開的花可以開放,另一方面使花粉逸散而到達授粉的目的。
1.8豆科牧草的幫助授粉
豆科牧草大部門屬于蟲媒花植物,依附昆蟲舉行授粉。詳細的人工幫助措施為:
①豆科牧草種子田的位置應靠近林帶灌叢,便于蜜蜂授粉。
②豆科牧草種子田的面積不宜太大,以不跨越250畝為好。
③在豆科牧草種子田的花期,設置一定數目的蜂箱有利于授粉順利舉行。
④注重品種選擇、種類搭配以及調治牧草的開花期,使之和蜜蜂的較大活動時間相吻合。
⑤也可采取與禾本利,一樣用繩索人工幫助的設施,但要注重用力的強度,盡管制止危險花枝。
2人工牧草種子的收獲與貯藏
2.1種子的收獲時期與方式
許多牧草的開花期很長,種子的成熟期極紛歧致,因而收獲時間是否合適,對種子的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收早了青莢與青穗太多,降低了種子的品質;收遲了種子自行落粒,影響產量。
種子成熟可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和全熟期。種胚的形成完成于乳熟期,此時種子為綠色,含水多,質軟,種子易于破碎。乳熟期的種子干燥后輕而不豐滿,發芽率及種子產量均很低,絕大部門不具經濟價值;蠟熟期的種子呈蠟質狀,果實的上部呈紫色,但部門種子仍保留淺綠的黑點,種子容易用指甲切斷;全熟期的種子均具有較好的品質,它們的千粒重、發芽率和種子產量均較高,是種子收獲的適宜期。當用機械收獲時,可在蠟熟期收刈。一般來說,禾本科牧草在靠近穗子的節間有40%~50%的部門變黃豆科牧草的種子有60%~70%的種殼釀成黃褐色或褐色時舉行收割。而對于落粒較強的牧草應先收獲。
種子收獲根據種子田的大小、機械化程度的崎嶇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種子田面積小的可采取人工收獲,較幸虧早晨有霧露時舉行,以削減種子損失。割后應立刻摟集并捆成草束,盡快從田間運走。不要在種子田內攤曬堆垛。脫粒和干燥應在專用場院舉行。用機械收獲時,應在無霧或無露的晴朗、干燥天氣下舉行。牧草的刈割留茬高度為20~40cm,這樣可削減綠色雜草混入,削減收獲時的難題,保證種子的質量,有利貯藏。
種子收獲后應立刻風揚去雜,曬干晾透。種子的干燥方式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兩種。自然干燥是利用日光曝曬、透風、攤晾等方式來降低種子的水分。分兩個階段舉行:第一階段是在收割以后,將草束在曬場上碼成小垛,使其自然干燥,便于脫粒;第二階段是脫粒后的種子在曬場上晾曬,直至種子的濕度相符貯藏標準為止。
人工干燥是利用各種不同的干燥機舉行。要求種子出機時的度在30~40℃范圍內。
種子干燥后,在入庫前還要舉行清選工作。
3牧草種子的貯藏
牧草種子的播種品質及其壽命是非與種子的貯藏利害有很大關系。種子在貯藏歷程中自己將發生一系列生理生化變化,而種子的變化又與外界環境中的濕度和溫度密不能分。因此種子在干燥之后應妥善保管,這樣才能保留種子的優良特征。在種子貯藏工作中應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3.1種子的含水量
禾本科牧草種子入庫時的含水量不跨越15%,豆科牧草種子的含水量不跨越13%。
3.2種子在入庫前必須舉行清選、檢驗、分級處理,除去雜質,按種子品級劃分存放。
3.3牧草種子貯藏時,堆的厚度以1.5~2m為宜,大粒和不松散的種子可以堆藏,而粒小和松散的種子要裝入麻袋貯藏。
3.4種子在貯藏期間必須經常檢查,加強管理,防止受潮、升溫,并加強防水、防蟲、防鼠工作。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6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