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花生產中的重要品種之一,花大色艷,天下各地培育的品種多達8000種以上,是我國人民較喜歡的大眾花卉,有“花中皇后”之稱,也是我國的十臺甫花之一
1、生活習性
切花月季喜排水良好、土質松散的黏壤土,ph值6-7為宜;喜肥,喜日照足夠、空氣流通又能避涼風、干風的環境。大多數品種較適生長溫過活間為15-26℃,晚上為10-15℃,冬季氣溫低于5℃時,即進入休眠,能耐-15℃的低溫;夏天溫度延續30℃以上時,進入半休眠,能耐35℃高溫,相對濕度宜75%-80%。
2、栽植技術
2.1選苗 生產切花月季的苗木以嫁接苗為主,要選用生長勢好、嫁接口好的苗木,并去除砧芽(向下掰);幾年生的大苗,適當剪除部門葉子、主根、老根,以降低蒸騰,促進側根萌發,利于成活。如根系有發干跡象,應在定植前將根系放入水中浸泡24-48小時,使其吸足水。定植前將苗木集中一起噴灑1000-1500倍百菌清液,以防病。
2.2整畦定植 江南雨水多,為利于排水一般作高畦,畦高20-25cm,畦寬50cm,每畦種兩行,株距30-40cm,株間交織,有利于透風透光。定植的時間根據苗齡可在春季或梅雨初舉行。定植時,先調一盆泥漿,將苗木根系于泥漿中浸一浸,然后放入栽植穴中,保持接穗豎直(不是砧木豎直),嫁接口朝南,使根系舒展,灑入細土后將栽植穴周圍土壤放入、壓實,再拿住砧木稍稍往上提一提,較后逐株澆透水,并保持嫁接口高于土表1-2cm,
以防止接穗生根。
一般定植昔時不產花,實時摘除花蕾(不使花蕾大于0.5-0.6cm),使植株生長結實,為今后盛花打好基礎。
2.3肥水管理
2.3.1深耕施足基肥:一是在栽植前舉行,深度為40-50cm;二是在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舉行,深度為20-30cm。基肥重要是有機肥,用量以每100平方米土壤施用3-5立方米為宜,可選用廄肥、堆肥、礱糠灰及稻草等。
2.3.2在展葉期、盛花后及8月尾舉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磷、鉀配合施用為宜。肥料用量視植株大小、生長情況而定,延續栽種3年的土壤要增施微量元素,濃度把握在0.3%-0.5%為宜。
苗木定植后6周內保持土壤濕潤。在春、夏、秋三季隔天澆水,夏天高溫,配合溝灌效果較好,冬天每5天澆1次水。用軟管澆水時,中壓噴灑,盡管不要淋濕葉片。由于經常澆水,土表易板結,應實時松土,或用稻草、麥秸等覆蓋地面,弱化澆水對地表的沖刷。
2.4修剪 正確的修剪可決議產花期、單株產花量和出花品級。開一茬花就修剪1次,除去病枝、退化枝、弱枝,調整植株的高度,并結合掰側蕾、抹弱芽。
修剪的形式有輕剪、中剪、重剪。輕剪是對健康枝條短剪,去掉向內擴展的兩三個芽。中剪是將去年生長健康枝條齊基部剪掉一半。重剪是全株只留3-4根去年生的枝條,離地20cm即可,只保留基部3-4個芽。剪時距芽上方0.5-0.8cm,斜剪,選向外的芽保留。
2.5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黑斑病、白粉病等,其防治方式重要有:(1)選抗病品種。(2)冬季清除病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或加以深埋。(3)澆水時制止直接對植株噴灑,可削減病菌隨水滴飛濺傳播。(4)定期藥劑保護,在雨季和生長快速時,3-5天噴藥1次;天氣干旱、炎熱生長緩慢時,7-10天或更長時間噴1次,連噴2-3次。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500-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等,早春發芽前噴波美0.3-0.4度石硫合劑。
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螨蟲。前者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2500倍液噴殺;后者可以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500倍液或其它殺螨藥劑噴殺。
2.6采花 實時采收關系到切花的品質。過早采收,花枝容易發生彎莖;過遲采收則縮短了保鮮時間。月季的紅、粉品種一般在第一片花瓣向外松展時采收,黃色品種應略早些,白色品種則在第三片花瓣向外松展時采收。
采花一般在早晨舉行,花枝剪下后立刻插入清水中(含0.8%百菌清),再分類捆扎,貯藏于1-4℃低溫冷庫,保持85%-90%的相對濕度。每捆枝數可依市場需要或供需雙方商定,但應按品種、按級扎把,不要混雜。
(來源:金農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68739.html。